贾跃亭再发新车,这次能翻身吗?网友:先交车再说!

咱们今天来聊个大伙儿都挺关心的话题,就是那个总说要“下周回国”,但在美国造车造得风生水起的贾跃亭,最近又整出新活儿了。

他旗下的法拉第未来,也就是咱们常说的FF,又发布了一款新车。

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立马就炸开了锅,各种讨论都有。

贾跃亭再发新车,这次能翻身吗?网友:先交车再说!-有驾

不过这次,情况跟以前光画大饼、做PPT可不太一样,人家是正儿八经地把一辆真车摆在了大家面前。

这辆新车叫“Super One”,是个MPV,就是那种商务车。

发布会一开完,FF官方就兴高采烈地宣布,说已经拿到了超过一万台的订单,这架势,看起来好像马上就要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可问题是,当大家伙儿仔细端详这辆所谓的“全新”Super One时,一股浓浓的熟悉感扑面而来。

很多国内的汽车爱好者都看傻眼了,心里直犯嘀咕:这车,我怎么好像在哪儿见过?

嘿,这不就是咱们国产的长城魏牌高山MPV吗?

贾跃亭再发新车,这次能翻身吗?网友:先交车再说!-有驾

不能说像,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这可不是随口说说,你把两辆车的照片放一起比对一下,从车头的大灯设计,到车身侧面的腰线,再到整个车身的轮廓,就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有更较真的网友,把内饰图都给扒出来了,发现这辆Super One第二排座椅的调节按键面板,竟然和魏牌高山上的那个分毫不差。

这就有点夸张了,说是“复制粘贴”都感觉有点保守,这操作简直就是明着告诉大家:“没错,我就是用了,怎么地吧!”这事儿让不少人觉得好笑,说贾跃亭这是不是觉得美国人没怎么见过中国现在的高端MPV,想打个信息差呢?

其实,这背后可能没那么简单,不是一句“抄袭”就能概括的。

FF自己也提到了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战略,叫“中美汽车产业桥梁”。

咱们用大白话翻译一下,这很可能就是一种深度的合作模式。

贾跃亭再发新车,这次能翻身吗?网友:先交车再说!-有驾

你想想,对于FF现在这个情况,资金链一直都紧巴巴的,要从零开始,完完整整地研发一款全新的MPV车型,那得花多少钱?

花多少时间?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最省事、最快的办法,就是直接找一个现成的、技术成熟的平台来用。

而咱们中国的长城汽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技术实力和平台化能力早就不是吴下阿蒙了,生产出来的车子在国际上也是有竞争力的。

所以,这辆Super One,很有可能就是FF直接拿了魏牌高山的成熟技术和生产平台,然后自己在外头套上FF的标志,再加点自己的想法,包装一下就推向市场了。

贾跃亭再发新车,这次能翻身吗?网友:先交车再说!-有驾

这事儿从一个角度看,暴露了FF自身研发能力的不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恰恰说明了咱们中国汽车工业的强大。

我们的技术和平台,已经优秀到可以被国外的汽车品牌直接拿去当成自己的高端产品来卖了,这算得上是一种技术上的“反向输出”,也算是件挺让人自豪的事。

除了这个车身来源的争议,贾跃亭也没忘了在这辆新车上,加入他那标志性的“乐视情怀”。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设计,就是他在车头正脸,也就是一般汽车进气格栅的那个位置,给装上了一块特别大的LED显示屏。

按照他的说法,这块屏幕可以播放视频,就跟个电视一样。

这个想法确实是挺大胆,但老百姓看了,第一反应可能不是觉得有多酷,而是会觉得有点奇怪。

先不说这设计好不好看,是不是有点汽配城的风格,咱们就从最实际的角度出发,这车要是开在路上,万一前头来个急刹车,你没刹住追尾了,或者是在停车场不小心蹭了一下,这块大屏幕的维修费,估计能让你心疼好一阵子。

贾跃亭再发新车,这次能翻身吗?网友:先交车再说!-有驾

当然了,按照FF的说法,这车的目标客户是明星、大老板这些有钱人,可能在他们眼里,这点维修费也就是毛毛雨,他们更在乎的是这辆车够不够特别,能不能彰显身份。

然而,整场发布会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还是关于车辆核心信息的遮遮掩掩。

FF说了,这车有纯电动的版本,还有一个听起来特别厉害的、号称“全球首创”的AIHER混合动力系统,座位呢,也有六座、七座好几个版本让你选。

但是,然后呢?

就没有然后了。

这车的电池有多大?

贾跃亭再发新车,这次能翻身吗?网友:先交车再说!-有驾

充满电能跑多远?

那个听起来很神的混合动力系统,到底是怎么个工作原理?

百公里加速几秒?

最关键的是,这车到底卖多少钱?

这些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一个都没说清楚。

这就好比你进了一家饭馆,老板拉着你吹了半天他家的食材是多么顶级,烹饪理念是多么超前,就是不给你看菜单,也不告诉你菜价,让你“盲点”。

这种靠着“梦想”和“概念”来卖车的方式,可以说是贾跃亭的拿手好戏了,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贾跃亭再发新车,这次能翻身吗?网友:先交车再说!-有驾

最后,咱们再来看看那个“一万多台订单”的事。

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很唬人,但咱们得冷静分析一下。

在汽车行业里,“订单”和“意向订单”完全是两码事。

前者通常需要你交一笔不菲的、不能退的定金,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而后者,可能就是你在网站上填个手机号,花个几百块钱占个位置,这钱随时都能退。

以FF过往的历史和现在的状况来看,这一万多个“订单”,绝大多数恐怕都属于后者。

这更像是一种营销手段,为了制造声势,提振一下自家公司的股价。

贾跃亭再发新车,这次能翻身吗?网友:先交车再说!-有驾

咱们不能忘了FF91的教训。

那款车早在2017年就发布了,当时也是号称要颠覆行业,结果呢?

反反复复说了多少次“马上量产”、“即将交付”,一直拖到2023年,才象征性地交付了那么几辆车,据说总共也就十来台。

这期间,FF的公司股价(代码FFIE)就跟坐过山车一样,从曾经的高点跌成了几毛钱的仙股,经历了多次合股才勉强维持上市地位。

所以,这次的Super One,究竟是FF在FF91项目实在推不动的情况下,想出来的“借鸡生蛋”的求生之路,还是又一场为了圈钱、为了吸引新投资人而上演的资本大戏?

这背后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那看似美好的一万多台意向,最终能有多少人愿意掏出真金白银来买单?

这辆身体里流淌着“中国血液”的美国车,这次到底能不能打破“PPT造车”的魔咒,准时地交到消费者手里,还是说又会像以前一样,让满怀期待的人们再次失望而归呢?

这恐怕还需要时间来给我们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