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在行进过程中,拥有多种驾驶模式,这些模式旨在保障乘客的安全以及列车的高效行驶。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四种主要的驾驶模式:
1. 自动驾驶模式,也被称为ATO模式。
ATO,其全称为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是列车实现智能化驾驶的关键所在。在这一模式下,系统全面接管驾驶、监测及控制功能,而司机则主要承担监督设备运行状态的角色,无需进行直接操作。
2. 在ATP监控下的人工驾驶模式,简称PM模式。
PM,即Protection Mode,意味着列车在车载ATP系统的监督下运行,由司机负责操控。ATP系统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司机可借助DMI和DTI进行辅助驾驶。在此模式下,ATP会自动为列车提供防护,所有的驾驶信息均会清晰显示在车载信号显示器上。
3. 限制人工驾驶模式,通常被称为RM模式。
在RM模式下,列车的速度被严格限制在25km/h以内。司机需全面负责列车的监控、行驶、制动以及车门的开关操作。车载设备会持续监控列车的速度、完整性以及车门的状态,从而有效防止超速和倒溜情况的发生。
4. 非限制人工驾驶模式,简称NRM模式。
NRM,即Non-Recognized Mode,允许司机通过切除ATC选择开关来手动控制列车。在这种模式下,车载设备不再对列车进行控制,安全保障完全依赖于联锁设备、调度人员以及司机之间的紧密配合。
这四种驾驶模式各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它们共同确保了列车运行的稳定性以及乘客的安全。深入了解这些模式,将有助于您更全面地理解列车操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