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买车时总是反复纠结到底是选增程车还是纯电车。
耳边响起的声音都是:纯电续航不够,我怕跑不远!
这心里捉摸不定的时候,能够理解选择增程车的理由,一个油一个电,听起来看似完美,只要加油就能走,就算电池没电也不愁。
这种万金油方案就像是找到了安全感摆脱了续航焦虑,谁不想在各种情况下都能随心所欲地开车呢?
当然,我当初也这么想。
买车之前,经过一番搜索,发现增程车无疑是让我心动的选择。
相比较于市场中的纯电车,增程车型的价格让人感觉格外心安——我当时选了智界 R7的增程版,24.98万的入门价一对比,纯电版直接飙到25.98万,似乎增程车成了捡漏。
这让我心里小九九打得啪啪响,不费力气就能节省一万块,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再说四驱,增程车里不少车型自带四驱,相比市面上那些后驱的纯电车,四驱虽贵,但我偏偏就喜欢在雨天驾驶时那种多一分抓地力就多一分安全感的感觉。
于是我心里的决定愈发坚定,增程车就是理想中的完美选择,能兼顾各种情况,给人十足的安心。
可是,真正开上增程车用了几个月,生活的真相就像一如既往的天气一样袭来,我开始发现了一些隐患。
最让我崩溃的,是续航问题。
官方号称续航180公里,实际城市通勤中,充其量120公里,冬天的续航下降得像数学考试的分数,直接腰斩到100公里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每隔两三天就得找地方充电。
可你别小看这充电,慢充得一晚上,快充也要排队一下午,有时候回到家,累得半死的我还要冒着天寒地冻去寻找充电桩,心累得无力吐槽。
说到驾驶体验,我真是要提心吊胆。
电池有电的时候,0-60公里加速大概5-6秒,不算快不算慢,但一旦电池没电,估计连十秒都跑不出。
这种乖乖慢下来的感觉让我的开车信心像气球一样被扎破,感觉发动机在努力却就是使不上劲,每次想要超车都得先打个预防针。
这时候还不如坐公交,心里不安的滋味不是一般的复杂。
还有那噪音和震动的问题,试驾的时候没什么感觉,提车回家后,偏偏开着开着就变得特别嘈杂,震动也让人感觉整辆车都在抖M。
想当初纯电车给我的静谧感,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隔几天就得想着用油,心头却又绷紧了。
这我也觉得难,油价贵,心里却总想省点儿!
肚子一阵咕噜,脑子里纠结。
这用油浪费,心里又直打鼓,难道不想开车就得纠结着考虑油品会不会变坏?
到了这时候,我开始反思,这样的增程车虽然是个万金油选择,但生活中总有些小缺点不断涌现。
最终,我一咬牙,狠心把增程车卖了。
虽然对纯电车也有不少担心,比如续航,特别是冬天表现,生怕又回到最初的焦虑状态,但生活的折磨让我清晰,自己越来越想追求的其实是安稳、省事和真正的舒适体验。
于是,我买了辆纯电车,已经开了一年,总体来说,真比我期待的还要爽。
充电速度快是我最满意的事情,随便找到一个120千瓦以上的充电桩,20分钟就能搞定一天的用电量。
续航也不再是我心中的噩梦,平常开个500公里都没问题,冬天正常也能跑400公里,上高速时还特别给力,轻轻松松能跑470公里,甚至还不需要每天都去找桩,感觉自己简直是在享受驾驶。
至于大家担心的节假日充电排队,我一般都会提前下高速充电,基本上把一切计划都安排得妥妥的,一年也就那些几天可能遇到排队,宁可不间断的享受也好过天天琢磨增程的繁琐。
总得来说,一旦选对了纯电车型,生活中的每次出行都会像开玩笑一样轻松。
回头来看,从增程车到纯电车,生活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踏实感和顺心度确实提高了不少。
增程车在我面前的光环,显得像个口号式的神话,事实上,纯电反而把我对车辆的需求放大到极致。
平常上下班不再遭遇无尽困扰,长途开车也不再是我的梦魇,感情就像生活中的放松,不再为任何过去的烦恼而烦恼。
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才是最终想要的简单真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