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高端MPV市场冒出来一个特别热的话题:国产豪华MPV的价格飙得太离谱了。有人统计了一下,四款国产车型——魏牌全新高山、极氪009、理想MEGA、岚图梦想家,价格顶到89.9万元了。八十多万买国产车?听着就不太对劲。要知道,MPV这种车,之前在国内的印象一直是“工具车”“拉人用的”,家用的能有个20万预算都算高配了。突然蹦出这么贵的车,难免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这到底是市场真有需求,还是企业太自信乱定价?更吓人的是,最近几个季度公布出来的数据,很多新势力品牌都在亏损——而且是“大亏”。理想汽车三季度亏了15个亿,蔚来亏得更多,三季度直接亏了41.7亿。看完这些数字,难免觉得不合理:定价这么高,还亏得这么狠,这生意到底是怎么做的?
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挨个拆拆数据,看看这个“离谱”的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说定价。确实,魏牌全新高山顶配37.98万,极氪009能卖到89.9万,连一直讲性价比的理想MEGA都得52.98万起。横向对比合资品牌,丰田埃尔法、奔驰V级这种认知度很高的豪华MPV,售价也不过是50万到80万之间。乍一看,国产车要价这么高,确实让人觉得是不是定价过头了。但这里有个背景:国内消费者对MPV的需求发生了质变。过去是“能拉人就行”,现在是“空间得大,舒适得好,智能化得齐全”。尤其是高端家庭用户,他们对车内的科技配置、座椅舒适度、乃至娱乐系统的要求,已经到了可以媲美豪华轿车的标准。这部分需求挤压了之前的市场空间,传统工具型MPV显然没法满足。而在这种细分市场里,国产MPV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设计更大胆、配置更前沿,甚至直接拿智能化的优势抢市场。
再来看销量表现。说实话,虽然定价高,但这些国产豪华MPV的销量还真不算低。极氪009的月销量稳定在3000辆左右,理想MEGA首月订单号称已经破了5万。虽然跟燃油车那种月销几万、十几万的规模没法比,但对一个细分市场来说,这个体量已经不小了。尤其是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卖几千辆高端车,比卖几万辆廉价车的利润空间显然更大。换句话说,这些车型的定价虽然看着高,但也有不少消费者买单,说明市场存在一定需求。
接下来是最让人揪心的亏损问题。我们来捋一下几个关键数字。理想三季度亏损15亿,蔚来亏了41.7亿,极氪2022年全年亏损超过26亿。拿这些亏损数字和销量对比,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单车利润看起来并不高。但这里有个关键点,亏损大部分是结构性的。比如理想和蔚来,研发投入都非常高。理想MEGA的麒麟电池、极氪009的Mobileye智驾方案,这些技术背后是高昂的研发费用。再加上国内新势力的营销打法也很“重”:广告、渠道铺设、用户运营,都是大笔花钱的地方。这些成本堆上去,就导致账面上亏得很难看。
是不是行业里都这样?其实对比一下同行就知道,这不是新势力独有的问题,是整个新能源车企都在经历的阶段性阵痛。传统燃油车企,比如长城、长安,虽然账面比新能源车企好看,但研发投入明显没那么激进,产品布局也更偏守旧;而外资品牌像奔驰、丰田,虽然毛利率高,但新能源转型力度远不如国内新势力,技术迭代速度也慢。新势力为了抢市场,进行战略性亏损,没办法,行业竞争压力下,谁都不敢松懈。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这些企业到底是在“乱花钱”,还是“抓机会”?从动作上看,国产豪华MPV的定价、配置、技术方向,都符合当前消费升级的趋势。企业在亏,但亏不是没有章法。比如极氪的“双雄战略”,极氪009和极氪001共同完善产品线;理想的“家庭场景”定位,直接抢占中产家庭市场;而魏牌高山通过多尺寸车身满足多层次需求,这些打法都在试图打开新的市场空间。亏损是阶段性的,但如果品牌能稳住市场定位和用户群体,未来靠规模效应和技术成熟拉高盈利水平,是有机会的。
所以,这看着离谱的数据,其实没那么吓人。国产豪华MPV的价格确实高,但它不是单纯为了走高端路线而高,而是对标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的结果。亏损也不是乱花钱,而是在抢时间、抢技术、抢市场。这背后有很多章法在,值得继续观察。真正要关注的,不是单纯的定价或者亏损数字,而是企业接下来能不能迈过这几个关键阶段,找到稳定的增长点。就像理想的MEGA,首月订单转化能不能到位,极氪009的销量能不能保持长期稳定,魏牌全新高山的多场景设计能不能站得住脚。这些才是决定国产豪华MPV未来的关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