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中国西南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以蓬勃之势崛起,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条备受瞩目的铁路——南充至广安城际铁路,正从规划蓝图逐步走向现实,它承载着川渝地区人民对便捷交通的期盼,也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规划与进展:稳步推进,未来可期
南充至广安城际铁路规划线路全长大约100公里,其中南充境内约40公里,广安境内约60公里 ,总投资估算194亿元。线路自南充北站引出,途经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进入广安市岳池县、广安区,最终引入广安东站,与正在建设的西渝高铁实现连接 。这一巧妙的线路设计,使其成为成渝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骨干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意义深远。
自项目规划提出以来,各项前期工作稳步推进。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南充至广安铁路被新增列入其中,定位为干线铁路,这无疑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此后,项目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研究和筹备工作。2023年,可行性研究工作正式启动,预示着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2024年,更是取得了一系列关键进展。6月,项目通过可行性研究鉴修咨询评审;11月中旬,通过四川省发改委委托的可研咨询评估 ;12月19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南充至广安铁路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的函》,用地预审正式获批,这标志着项目离可研批复又近了一步 。目前,项目正加快可研及初步设计批复相关前期工作,按照计划,有望在2025年正式开工建设。
建设意义: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南充至广安城际铁路的建设,对于两地乃至整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而言,都具有多维度的重要意义。
从交通层面来看,它将极大地提升区域交通的便捷性和通达性。南充和广安虽地理位置相近,但目前的交通联系主要依赖公路和普速铁路,运输效率较低。现有的兰渝铁路南充支线为普速单线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且需兼顾客货运输,制约了客运车次的增加,导致南充至广安之间耗时较长 。而南充至广安城际铁路设计时速达250公里 ,建成后,广安至成都的旅行时间将从2.6小时大幅缩短至1.3小时 ,这将实现广安与成都都市圈的快速通达,以及南充与广安、重庆都市圈、渝东南城镇带的快速联系,真正实现区域内城市间的“同城化”效应。
在经济发展方面,铁路的建设将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它将加速两市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协同发展,促进资源共享和互补。例如,南充的汽车汽配、油气化工产业与广安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可以通过便捷的交通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融合,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同时,铁路沿线的城镇化建设也将迎来新的契机,带动土地开发和产业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从旅游发展的角度来看,南充和广安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南充有阆中古城、凌云山等著名景点,广安则有邓小平故里、华蓥山等旅游胜地。城际铁路的开通,将把这些散落的旅游明珠串联起来,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两地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攻坚克难,保障建设
尽管南充至广安城际铁路的建设前景广阔,但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资金筹措是首要难题。城际铁路建设投资巨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的支持,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采用PPP(公私合营)等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充足。
土地征用和环境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铁路建设需要征用大量土地,这就需要妥善处理土地征用和补偿问题,保障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在环境保护方面,要严格执行相关环保标准,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如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确保铁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此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可能面临技术难题、施工安全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项目建设安全有序进行。
南充至广安城际铁路承载着川渝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的建设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的铺设,更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各项前期工作的顺利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条城际铁路将在不久的将来建成通车,成为川渝地区交通的新动脉,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南充和广安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