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车市场被比亚迪盯上,雅迪爱玛慌不慌?还敢摆烂吗?

新能源汽车内卷到什么地步?比亚迪盯上了两轮电动车的电池市场,还带着“刀片电池”的黑科技,直接对雅迪、爱玛这些老牌两轮车企来了个降维打击。

而吉祥航空更绝,直接放下“飞天”的身段,开始造纯电轿车,连价格都标好了!企业跨界成风,创新还是乱象?

但话说回来,老干妈要真造车了,估计也能火一把,毕竟咱老百姓爱看的就是热闹!

两轮车市场被比亚迪盯上,雅迪爱玛慌不慌?还敢摆烂吗?-有驾

一、比亚迪盯上两轮车,这波操作堪称“降维打击”
比亚迪这次的跨界,真是让人眼前一亮。2025年5月17日,比亚迪在深圳总部正式发布了两三轮电动车电池全系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并不是随便玩玩,而是带着自家有名的“刀片电池”技术,直接杀入两轮车市场。

为什么这么说是降维打击?因为两轮车市场长期以来都被传统铅酸电池占据着大头,问题一大堆:污染严重、寿命短、安全性差。

而比亚迪一上来就用汽车级别的电池标准,重新定义了两轮车电池的安全、续航和性能,这种做法无疑就是“技术下乡”,直接封杀了传统厂商继续摆烂的空间。

更有意思的是,比亚迪的这波操作背后,还暗藏着对整个市场格局的颠覆性影响。传统两轮车电池领域的巨头如雅迪、爱玛,长期以来依赖低价和低技术含量占领市场,面对比亚迪的入局,这些企业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有人甚至预测,这场“技术革命”可能引发一波行业洗牌,甚至让比亚迪成为两轮车电池市场的新霸主。

两轮车市场被比亚迪盯上,雅迪爱玛慌不慌?还敢摆烂吗?-有驾

二、吉祥航空造车,“天上飞的”也开始“地上跑了”
如果比亚迪的跨界让人觉得是技术实力的体现,那吉祥航空的跨界则更多是一种“生存策略”。2025年5月,吉祥航空的母公司均瑶集团正式推出了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吉祥汽车”。

首款纯电动轿车吉祥AIR售价14.78万到15.98万元,已经有3000多辆订单了。

一个航空公司造车,这听起来有点像跨界玩票,但其实背后大有文章。近几年,航空行业受疫情影响,业务受挫严重,航空公司纷纷寻找新的增长点。

均瑶集团的策略很明确:既然天上的飞机不好卖,那就试试地上的车。吉祥汽车的定位也很有意思,主打航空级设计和服务,试图用这种差异化来打动消费者。

但问题是,造车可不是造飞机那么简单。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就被特斯拉、比亚迪这些大佬们卷得不行,吉祥汽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还得看它能不能真正拿出差异化的产品。

而且,目前的订单大部分是航空行业内部的,这让人怀疑它的市场接受度究竟如何。

两轮车市场被比亚迪盯上,雅迪爱玛慌不慌?还敢摆烂吗?-有驾

三、跨界造车真是香饽饽?牛创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看到比亚迪和吉祥航空的跨界,很多人可能会想起一个失败的案例——牛创汽车。

这个品牌是小牛电动车的创始人李一男在2018年创立的,当时还一度被视为“小米造车”的典范。然而,由于资质问题,牛创汽车在折腾了四年后还是宣告失败,甚至还给2万多名客户退了定金,外加200块星巴克券作为补偿。

这个案例说明什么?跨界造车并不是一条容易的路。

对于比亚迪来说,它有强大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资源,跨界两轮车是顺势而为。而吉祥航空则是带着“航空级服务”的噱头试水,能否成功还得打个问号。

牛创的教训就在于,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技术储备,贸然进入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四、跨界风潮下,消费者才是最大赢家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比亚迪和吉祥航空的跨界,虽然看起来有些“不务正业”,但却可能带来不少好处。比亚迪的电池技术进入两轮车市场,意味着我们以后骑电动车能更安全、更耐用。

而吉祥汽车的出现,则可能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更多选择。

不过,跨界也不是万灵药。比亚迪能否真正改变两轮车市场的格局,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而吉祥航空的“天上飞、地上跑”模式,是否能被市场认可,也充满了不确定性。毕竟,跨界造车看起来很美,但背后的风险谁都不能忽视。

两轮车市场被比亚迪盯上,雅迪爱玛慌不慌?还敢摆烂吗?-有驾


比亚迪和吉祥航空的跨界动作,让人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无限可能,但也提醒我们,跨界并不总是成功的代名词。对于消费者来说,多一个玩家就多一份选择,但市场的规则从来都是残酷的。

我们期待比亚迪用技术让两轮车更安全,也期待吉祥汽车能飞出航空业的边界,真正跑进老百姓的生活中。话说回来,你觉得下一个跨界造车的会是谁?

老干妈,还是王老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