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纯电动车,裸车价不到5万元,还能像加油一样99秒换电。这不是科幻,而是2025年11月9日真实发生的一幕。京东联合广汽集团与宁德时代,正式推出首款“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电池租用购车价低至4.99万元,整车购买价8.99万元,价格直接击穿行业底线。更关键的是,这辆车将在京东平台独家销售,用户动动手指就能下单、试驾、付定。
这一定价远低于市场预期。过去,10万元以下的电动车多为低速代步车,续航短、安全性弱。而埃安UT super搭载宁德时代最新“巧克力换电”技术,续航可达500公里以上,支持全国换电网络,真正实现“换电自由”。如此低价,背后并非补贴堆砌,而是一场由技术、模式与数据共同驱动的产业重构。
这场低价风暴的核心,是“车电分离”模式的落地。传统电动车中,电池成本占整车30%至40%,是拉高售价的主因。而埃安UT super允许用户“只买车、租电池”,将电池从购车款中剥离。4.99万元的价格,正是“裸车价”。宁德时代负责提供电池并运营换电网络,用户按月支付租金,最低399元/月。这相当于把一笔数万元的 upfront 支出,拆解为可负担的月度成本,大幅降低购车门槛。
为何宁德时代愿意承担电池资产和换电基建的重投入?答案在于其“巧克力换电”技术的规模化潜力。该技术将电池设计为标准化模块,如同巧克力方块,可灵活拆装。用户可根据需求更换1块或2块电池,实现“按需补能”。换电过程全自动,99秒完成,比加油还快。目前,宁德时代已在全国布局超700座换电站,2025年目标达1000座,2026年将扩展至2500座。单站日服务能力高达822次,是蔚来换电站的1.7倍。
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是开放的。不同于蔚来、小鹏的“品牌专属换电”,宁德时代的换电站支持广汽埃安、奔奔E-Star、红旗E-QM5等多个品牌接入。这种“换电联盟”模式,能快速摊薄建设成本。单座换电站建设成本约300万元,是超充站的2-3倍,但高吞吐量使其在日均仅50次换电时即可实现42%的净利率。随着网络密度提升,单位服务成本将进一步压缩至2元左右。
对用户而言,这种模式不仅便宜,还规避了电池衰减的风险。传统电动车使用5-8年后,电池健康度下降,续航缩水,二手车残值暴跌。而在换电体系中,电池由宁德时代统一管理,接入云端AI系统实时监测。一旦健康度低于80%,电池自动退出换电网,转用于储能等梯次场景。用户每次换到的,都是经过筛选的高性能电池,相当于拥有“终身电池管家”。
从经济账看,这一模式的全生命周期成本(TCO)优势显著。以月均行驶2000公里的用户为例,换电模式年使用成本约8000元(含租金与电费),虽高于纯家用充电,但购车时可节省5万元电池费用。这意味着,即便多付租金,10年内总成本仍低于传统购车模式。有数据显示,商用车采用类似模式后,TCO可降低30%-40%。对家庭用户而言,这一优势同样成立。
京东的角色也不容忽视。作为用户入口,它不仅提供销售渠道,更通过海量消费数据反向定制车型配置。去掉冗余功能,聚焦刚需,进一步压缩成本。PLUS会员可享专属优惠,如换电服务费减免、京东E卡返现等,形成“电商+出行”的生态闭环。001号车在京东拍卖以7819万元成交,虽为营销事件,但也折射出市场对这一模式的高度关注。
未来,这一模式能否复制?关键在于换电网络的扩张速度与跨品牌兼容性。宁德时代已与多家车企达成合作,推动“换电标准”成为行业通用协议。若更多品牌加入,换电站利用率将大幅提升,成本进一步下降。反之,若标准割裂,用户便利性受限,模式难以为继。目前,政策层面正鼓励换电标准统一,工信部已出台相关引导文件。
这场由京东、广汽、宁德时代联手掀起的价格革命,不只是卖一辆便宜车,更是对电动车商业模式的重新定义。它用“车电分离+换电网络+数据反哺”的组合拳,打破了价格与体验的对立。当补能比加油还快,当电池不再贬值,当买车像买家电一样简单,电动车的普及或许真的进入了“国民时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