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安全这事儿,终于有人当回事了!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最近宣布提前满足新国标,听起来挺振奋人心,但仔细一想,这难道不是本该做到的吗?什么时候汽车厂商把"不起火不爆炸"这种基本要求,都变成值得炫耀的卖点了?
看看新国标的要求吧:热失控不起火、底部撞击不爆炸、快充300次还能用...这不就是电动车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吗?可现实是,多少车主开着车还得提心吊胆,生怕哪天电池突然"发火"。去年某品牌电动车在高速上自燃的视频还在网上疯传,车主眼睁睁看着几十万的车烧成废铁,那种绝望谁懂?
更讽刺的是,新国标要到2026年才强制执行。也就是说,在这之前生产的车,哪怕是个"移动炸弹",照样能合法上路。这就像餐厅老板拍着胸脯说:"我们2026年后的饭菜保证不会吃死人",这不是笑话吗?消费者的命就这么不值钱?
理想和小鹏提前达标值得点赞,但别忘了,他们卖的可都是30万起步的豪车。那些开10万块电动车的普通老百姓呢?他们的安全谁来保障?电池安全不该是豪车的专属福利,而应该是每个车主的基本权利。看看那些网约车司机,一天十几个小时在路上跑,开的都是最便宜的电动车,他们才是真正的高危人群!
说到底,这暴露的还是监管的滞后。电动车都卖了多少年了,现在才想起来制定电池安全标准?那些因为电池问题受伤甚至丧命的车主,他们的损失谁来弥补?我们总在事故发生后才想起要规范,这种"亡羊补牢"式的监管,补的到底是羊圈的漏洞,还是良心的窟窿?
汽车厂商们也别光顾着宣传自己多先进。真正有担当的企业,是不是该主动召回那些不达标的老车型?是不是该为所有车主提供免费检测?安全不该有新旧之分,更不该有贵贱之别。当车企把利润看得比人命还重时,再华丽的技术参数都是冰冷的数字。
消费者也该醒醒了。买车时别光看续航、看智能配置,多问问电池安全指标。你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为想要的市场投票。如果我们总是为那些华而不实的功能买单,车企自然会把精力都花在噱头上。
说到底,一个行业的进步,不能总靠血的教训来推动。从手机电池到电动车电池,我们交了太多学费。希望这一次,我们是真的学会了。毕竟在马路上跑的,不只是一台台冰冷的机器,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