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收到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最终处罚通知,责令停产整治之外,还需支付两倍罚款1.7亿元。该罚单金额创中国车企之最。
等到周一(7月8日)收盘,江淮汽车股价下跌6.43%,已跌至5.09元/股。短短一天,约6.6亿元市值烟消云散。
在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一方面是对江淮汽车品行不端的指控,更多的是对“车市寒冬”之下中国品牌何去何从的隐忧。
01
根据公告提供的信息,早在2018年4月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就对江淮汽车生产销售的一款在京销售车型进行了新车环保一致性抽检,作为蓝天保卫战的重要内容之一。
检验报告显示,江淮汽车存在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的行为。在随机选择的三辆江淮汽车中,新车检测皆存在车载诊断系统(简称OBD系统)功能性检测不符合《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HJ4372008)标准要求的问题,属于机动车生产企业对污染控制装置的偷工减料。
OBD系统在国外已经较为成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OBD系统可以随时监控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和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故障,就会马上报警。
基于其对发动机全程的关注和记录的实时和稳定,使用OBD数据进行尾气监测方式现已经被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我国环保部于去年7月1日正式实施OBD的技术要求规范,也开始采用了这个最严格的尾气检测方法。
根据国际上OBD的规范,设备上需要留出外接的接口,以用于汽车维修时下载、查看发动机的各项工作状态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而此次江淮汽车被查出的问题,说白了就是,通过提前预设安排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等内容,以使得汽车排放检测蒙混过关。
可在实际正常驾驶中,这样的预设标准没有任何作用,一旦上路这辆车的尾气就会“原形毕露”。
毫无疑问,在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一年,一家汽车企业公然糊弄环保部和北京市环保局,置两级相关部门制定的最严格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于不顾,这种违规行为必然会受到重惩。
02
这并不是江淮汽车第一次被曝违法违规行为。
早在2014年5月16日,央视节目《焦点访谈》就曾点名江淮汽车。在其出品的大型货车中,“江淮”通过修改车辆合格证上发动机的型号和编码将“国三”卡车假冒为“国四”卡车。
尽管江淮汽车方面对该事进行了澄清,称央视曝光的“排放造假”行为系经销商所为,将严格管理销售渠道。但《焦点访谈》调查表示,这种排放造假没有厂商的配合无法做成。
再往前,2013年央视“3.15”晚会上,江淮因为旗下的同悦轿车存在车身生锈问题被曝光,次日江淮汽车就宣布召回11万辆同悦轿车。随后,在江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带领江淮全体领导团队,对于央视“3.15”曝光的江淮同悦轿车车身生锈事件鞠躬道歉,并表示江淮将对此事负责到底。这让江淮付出两亿的代价和口碑下滑。
再往前,2013年央视“3.15”晚会上,江淮因为旗下的同悦轿车存在车身生锈问题被曝光,次日江淮汽车就宣布召回11万辆同悦轿车。随后,在江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带领江淮全体领导团队,对于央视“3.15”曝光的江淮同悦轿车车身生锈事件鞠躬道歉,并表示江淮将对此事负责到底。这让江淮付出两亿的代价和口碑下滑。
现如今,在车市整体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江淮汽车再次出现排放造假事件,无疑使其处境“雪上加霜”。
根据江淮汽车2018年的年报,江淮汽车的2018年全年整车及底盘销量为46.24万辆,同比下降9.48%,且净利润亏损7.86亿元,这是江淮汽车自2001年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负的净利润;而根据其2019年第一季度的季报,其2019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69.13%,仅达到6463.59万元,这与其将要承担的1.7亿元罚款形成了较大的差距。
这次处罚,还给江淮汽车带来另一个问题。
作为在全国排前三的商用车,江淮汽车这两年一直将新能源汽车看作是其转型的主要突破口,是江淮汽车重新崛起的希望。可这次处罚出来,对电动汽车消费者的信心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在消费者看来,江淮汽车在成熟的轻卡上都出现这样违规的问题,难保在新能源尤其是纯电汽车上不会出差错。例如电池容量、极限里程等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由此带来的市场对江淮品牌认知方面的负面影响,才是最致命的。
03
违法违规屡禁不止的背后,是江淮集团的盈利状况日渐低迷。
去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经历了从增速放缓到下滑的重重困境,江淮汽车早早地开始了断崖式的滑坡。
4月30日,江淮汽车发布的《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江淮汽车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00.92亿元,同比增长1.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86亿元,同比下降282.02%。
但实际上,近年来,江淮汽车收到的政府补贴却大的惊人。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江淮汽车收到的政府补助分别为7亿元、25.30亿元、39.90亿元、3.92亿元,如果没有这些巨额政府补助,公司早已深陷困境。
2018年,江淮汽车收到到政府补助11.06亿元,而在当年三季度,剔除政府补助影响已经亏损接近10亿元,根据公司披露的产销快报,销售并无明显好转。这意味着,如果没有高达11亿元的政府补助,公司净利润数据将会十分难看。
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江淮汽车问题更加突出。
由于每年一季度都是回款高峰期,一季度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很多车企的年度表现。
从江淮汽车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来看,江淮汽车1-3月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46.33亿元,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65亿元,同比下降69.13%,去年同期为2.09亿元。
江淮汽车表示,出现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有几个,其中政府补贴下滑是主因。
五年时间,江淮汽车的政府补助高达87.18亿元,除新能源汽车补贴外,其补贴名目更是五花八门,包括安徽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专项资金土地使用税返款、重大新兴产业专项补助资金、土地使用税返还款、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兑现、税收扶持资金、新产品综合性政策扶持奖励、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奖补资金等等。
江淮汽车同期净利润仅约为32亿元,实际亏空55亿元。
04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江淮如今的窘境?
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江淮汽车面临的是综合问题,包括发展战略、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等等。
在企业战略上,江淮并没有苦练内功。在遭遇品牌向上压力之际,相反却寻求大众成立合资公司,并帮助蔚来汽车进行代工,来力图实现品牌的高端化。可双方合作的项目,一直被外界诟病,认为江淮的代工能力并不足以支撑蔚来40多万的ES8。
销量下滑直接造成了江淮汽车产能严重闲置。2017年开始,其他车企都推出相关车型,整个小型SUV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销量和利润下降。2018年年报显示,江淮汽车目前年产能为79.7万辆,而2018年的产量为45.28万辆,产能利用率为56.81%。其中,重型商用车工厂、乘用车工厂和客车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不足50%。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表示,江淮汽车这几年的发展,与新能源补贴紧密相关。随着新能源补贴逐渐退出,江淮也将面临巨大挑战。公开数据显示,从6月26日起开始,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过渡期结束,不仅地方政府补贴取消,国家补贴标准也将降低50%以上,整体补贴退坡幅度超过50%。这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史上降幅最大的一次。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来28年以来的首次下滑,自主品牌“分级”体现得尤为明显。纵观市场格局,以吉利、长安、长城为主的品牌牢牢占据着自主品牌“第一梯队”;江淮汽车作为第三甚至第四梯队里的一份子,受到的压迫不言而喻。
如今,国六换挡国五势如破竹,很多本土品牌都表示过渡期太短很难适应,加之新能源补贴持续萎缩,合资股比也逐渐呈现开放的趋势,汽车工业本土品牌身上的保护膜在渐渐消失。
不仅是江淮,这一次的罚款给所有本土品牌都敲响了警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