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避风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网约车和外卖行业被众多人视为就业的避风港,吸引着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投身其中。
网约车行业兴起之初,对学历、专业技能几乎没有要求,只要拥有驾驶证、符合平台的一些基本条件,如年龄、无重大交通违法记录等,就能注册成为网约车司机。这使得许多学历不高、缺乏专业技能,或是从传统行业下岗的人员看到了就业希望。
以 2015 - 2017 年为例,当时网约车行业处于快速扩张期,大量司机涌入。像在一些二线城市,网约车司机的月收入普遍能达到 6000 - 10000 元,甚至在一线城市,月入过万也并非难事。不少从传统制造业下岗的工人,转行开网约车后,收入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因工作时间更灵活,能更好地照顾家庭。
外卖行业同样如此,它的入职门槛也非常低,无需特定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会骑电动车、熟悉当地路况即可。而且外卖员的收入模式是按单计费,多劳多得。在 2018 - 2020 年,外卖市场迅速扩张,订单量大幅增长。
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的骑手数量在这期间飞速上升。很多年轻人,包括一些刚毕业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或是在其他行业打拼不如意的人,纷纷加入外卖员行列。在一些大城市的繁华商圈,一名勤奋的外卖员月收入轻松可达 8000 元以上,甚至在配送高峰时期,月入过万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像北京王府井、上海陆家嘴等商圈,不少外卖员凭借高强度的工作,实现了较高的收入,解决了自身的就业和生活问题 ,让外卖行业成为了他们的就业避风港。
内卷现状剖析
(一)网约车的艰难处境
如今,网约车行业已今非昔比,竞争异常激烈,司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
以广州为例,从 2023 年 9 月至 2024 年 9 月,广州报备网约车数量从 9.74 万辆增至 13.47 万辆,注册驾驶员从 12.91 万增至 14.86 万,然而网约车日均订单量却从 14.21 单下降至 12.02 单,日均营收也从 343.34 元降至 335.17 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州有将近一半的合规司机选择不出车。
合肥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截至 2024 年 11 月 30 日,合肥有车证的车辆约 5 万辆,取得人证的司机达 10 万人。2024 年 1 - 11 月,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量 11.5 单、空驶率达 45%;驾驶员日均流水不足 300 元的占比近八成,营收总体呈下滑趋势 。
司机们为了增加收入,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日均在线时长从 2021 年的 8.6 小时拉长到 2023 年的 12.3 小时,但有效载客时间反而减少 14%。平台算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困境,空驶时系统会推送 “预订单”,司机必须提前 15 分钟赶到指定地点,结果常常等不到人,导致空驶里程增加,收入却没有相应提高。
(二)外卖行业的激烈竞争
外卖行业同样陷入了内卷的漩涡。近年来,骑手数量持续快速增长,美团的骑手以年均近 20% 增速攀升至 745 万人,2024 年数量依然快速增长,饿了么活跃骑手也超过 400 万人 。然而,订单增长却逐渐放缓,这使得骑手们平均接单量下滑,收入降低。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与 2023 年相比,不少城市的外卖骑手平均每天接单量减少。
例如,某一线城市的外卖骑手小吴表示,2023 年他平均每天能接到 45 单左右,收入较为可观;但到了 2024 年,平均每天只有 30 - 35 单,平均单价还从 8 元左右降到了 7 元左右。为了维持收入,他不得不每天从早上干到晚上,几乎不休息 。
从整体行业数据来看,2024 年一些地区的外卖骑手月均收入明显下降,以前月入过万较为常见,现在能达到 8000 元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而且,随着骑手数量的增加,配送区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在一些繁华商圈,高峰期时骑手们争抢订单的场景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恶意竞争的情况,进一步压缩了骑手们的生存空间。
内卷背后的原因
(一)就业形势与门槛因素
当前,就业形势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愈发明显。一方面,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2025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 1179 万,这些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使得就业竞争愈发激烈。
另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传统行业面临困境,裁员现象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紧张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网约车和外卖行业的低门槛优势凸显,成为众多求职者的选择。
这些行业对学历、专业技能的要求较低,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以 2023 - 2024 年为例,受经济环境和就业压力影响,大量从传统制造业下岗的工人、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以及其他失业人员纷纷投身于网约车和外卖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2023 年网约车驾驶员证的发放数量相比 2022 年增长了近 30%,外卖骑手数量也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 ,这种大规模的人员涌入,远远超过了行业的实际需求增长速度,导致行业内供需严重失衡,竞争激烈程度急剧上升。
(二)平台发展与市场规律
网约车和外卖平台在发展初期,为了迅速占领市场份额,通过大量补贴来吸引用户和从业者。在网约车领域,平台会给予新注册司机丰厚的奖励,如完成一定订单量后可获得额外补贴,还会对乘客提供优惠券,鼓励他们使用网约车出行。
这使得网约车行业迅速发展,大量司机被吸引加入。同样,外卖平台也通过补贴吸引商家入驻和消费者下单,外卖骑手的收入在补贴的支撑下较为可观,吸引了众多人员投身其中。
然而,随着市场逐渐饱和,平台的策略发生了转变。补贴大幅减少甚至取消,平台开始注重盈利,抽成比例不断增加。
以某知名网约车平台为例,在 2020 - 2022 年间,抽成比例从 15% 左右逐渐提高到 20% - 30%,这使得司机的实际收入大幅减少。
外卖平台的抽成情况也类似,一些城市的外卖平台抽成比例高达 25% - 30% ,骑手每单的收入被平台抽成后所剩无几。
而且,随着从业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订单的分配变得更加分散,司机和骑手们为了获得更多订单,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竞争,这进一步压缩了他们的收入空间,导致行业内卷现象愈发严重。
内卷带来的影响
(一)从业者的生活困境
网约车和外卖行业的内卷,给从业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境。
网约车司机为了维持收入,不得不长时间在线,工作强度极大。以深圳的网约车司机刘师傅为例,他每天早上 6 点就出车,一直工作到晚上 10 点,日均在线时长达到 16 小时。长时间的驾驶让他身心俱疲,颈椎和腰椎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但为了生计,他不敢轻易休息。而且,由于订单量减少,他的收入大幅下降,以前每月能有 8000 - 10000 元的收入,现在只有 5000 - 6000 元,除去车辆租赁费用、油费或电费、保险费等成本,所剩无几,生活压力巨大。
外卖骑手同样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和收入减少的问题。
为了多接单,他们常常在高峰期争分夺秒,不顾自身安全。北京的外卖骑手小王,每天要送 60 - 70 单,为了节省时间,他经常在马路上闯红灯、逆行,多次差点发生交通事故。尽管如此,他的收入却不如从前,2023 年每月能有 9000 元左右的收入,2024 年每月只有 7000 元左右 。
而且,外卖骑手的工作环境不稳定,遇到恶劣天气,订单配送难度增加,还可能面临客户的差评和投诉,进一步影响收入。长时间的奔波,让他们无暇顾及家庭和个人生活,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二)行业的潜在危机
从行业角度来看,内卷也带来了一系列潜在危机。
在网约车行业,由于司机收入减少,部分司机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减少车辆维护保养的频率,这不仅会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还会降低乘客的乘坐体验。
而且,为了争抢订单,一些司机可能会出现违规驾驶的行为,如超速、疲劳驾驶等,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隐患。此外,司机对平台的不满情绪也在逐渐积累,如果平台不能有效解决司机的收入和权益保障问题,可能会导致司机流失,影响行业的正常运营。
外卖行业也存在类似问题。骑手为了追求订单数量,可能会忽视服务质量,如送餐超时、食物洒落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用户满意度下降。而且,随着竞争加剧,一些不良商家可能会通过降低菜品质量、分量来降低成本,这也会影响整个外卖行业的口碑。
此外,外卖行业的内卷还可能导致骑手与商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如商家出餐慢导致骑手送餐超时被投诉,骑手可能会与商家发生冲突,影响行业的和谐发展。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行业将陷入恶性循环,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总而言之,“大不了去送外卖”之类的“励志豪言”等,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成为过去式,这与当下纠结的“嫌生育率太低、又嫌人太多工作岗位供不应求”一脉相承。社会的各种“卷”将成为常态化,需要每个人积极面对与应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