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网络直播引起了大量讨论。山西代县一对夫妻在驾着无牌“老年代步车”倒车时,不幸被旁边停靠货车落下的液压支架砸中,事故十分惨烈。画面中最后几秒,密闭车厢里玻璃破裂和呼喊的声音让许多人揪心。这对夫妻原本是本地有名的旅拍达人,经常带着“老年代步车”在各地穿行,晒出他们的日常和旅途见闻。
这次事故全程被拍下,立刻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事发后,“老年代步车”相关词条搜索激增,社交平台众说纷纭,质疑之声不断“这种铁皮小车,为什么还能开上路?”
追溯过往,从前些年到9年,全国三线以下城市,每0辆小型电动车中就有近辆是低速代步车。山东德州的老张,是最早的一批用户。8年,他拿着6800元现金,在郊区小市场买走了人生第一辆雷丁牌“老头乐”。
车子外壳薄薄的金属皮,方向盘转起来嘎吱作响,但这并不妨碍他经常带着孙子穿村过道。老张乐呵呵地说“以前骑摩托,风里来雨里去,现在好歹能遮个风雨。”
那时候,仅山东省就有上百家低速电动车厂家,从御捷到雷丁、宗申、富路等,各家拼装厂遍布县市。雷丁汽车一度被称为“代步车中的五菱宏光”,年销量达到十万辆,生意红火,还在潍坊、德州建了大厂房,连央视都能看到它的广告。
但好景不长。19年以后,国家政策收紧,规定未纳入目录的低速电动车不能销售、不得上路。雷丁当时措手不及,21年,法院公布雷丁汽车破产受理案件,雷丁被正式申请破产。
那一年,潍坊的工厂杂草丛生,生产线停运,工人们四处讨要工资。雷丁的倒下,几乎宣告了整个“老年代步车”产业的大溃败。
正当“老头乐”还在贴各种卡通贴纸卖萌的时候,正规品牌已悄然占据市场。10年,五菱宏光MINI EV上市,售价只要98万元,标配ABS、三电系统、封闭座舱、远程控制,一年内卖出三十万台。年,五菱全年销量突破四十万辆,占据微型新能源市场半壁江山。
相比之下,老头乐厂家既没有电池系统,也做不了碰撞测试,根本不是对手。像御捷这样的品牌,因安全问题在河北等地被强制回收报废。
“宏光MINI上市后,老头乐就彻底没活路了。”有业内人士直言,“正规车进场,山寨车一夜间死光。”
19年,广东中山成为国内首批启用智能交通管控的试点。利用北斗定位、摄像头和地图,路面上无牌、违规车辆都逃不过监控系统,这意味着“老年代步车”将无处藏身。
到年底,已有10多个城市上线类似管理系统,交警手机就能实时收到违规车辆报警,自动查到车主信息和车辆轨迹。
“以前靠交警巡逻,现在靠系统自动抓。”一位交通系统开发者说。
数据治理代替人工盯守,也说明县域进步到了“政策到位、技术发力”的新阶段。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年县域新能源车销量增速首次超过一线城市,同比上涨6%。用户群体也变了,以前多是六十岁以上老人,如今买车主力变成三十到五十岁之间,女性买家也多了起来。
在山东枣庄,60岁的李大爷曾天天开“老年代步车”,被警察查了三回,儿子硬把车换成了长安奔奔EV。一开始他很抗拒,觉得“小车轻飘飘的”,但现在每天开空调、听广播回家遛弯,李大爷笑说,“现在这小车,比以往那铁盒子舒服多了。”
安静、不吵、不颠簸,冬暖夏凉。以前老年代步车解决了出行难题,而新能源车则带来了更体面的生活。
“以前拼的是便宜,现在看的是服务。”这是新能源品牌下沉市场后的共识。
安徽滁州、江西吉安等地,五菱、比亚迪、奇瑞等都开设了专卖店,提供免费上牌、终身质保、置换补贴,以服务和品质迅速抢占市场。
过去用货车兼卖车的小门店,现在新规、科技、品牌的挤压下基本活不下去。
“老年代步车”没有罪过,它曾是中国小城交通不发达时的救急之选,是过去那个没有公交、地铁的年代民间自己的办法。
但随着法律、科技、消费升级同步推进,它终究要被更安全、更合规、更先进的产品替代。
它的退出,不只是小车的一生终点,更代表着国家治理理念向“安全、以人为本”转变。
那些慢慢锈蚀的铁皮小车,或许很快会在广场角落、车棚拐弯处消失。但它们曾为普通人提供过一段便宜、自由、不完美却实用的未来。
今天,我们可以坦然地对它说一声谢谢你,辛苦了,到了退出的时候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