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凭借着诸多显著优势,在汽车市场中异军突起,深受大众喜爱,并引领汽车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今年,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提交提案积极建言。
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全监管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了新能源汽车,个人安装充电桩的需求高涨,但小区用电负担增加,易引发安全事故现象随之而来。”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在《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全监管的提案》中提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建设和运维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
提案介绍,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充电桩产品尚不在3C强制认证目录内,有的充电桩生产企业会应客户要求或者出于有利于市场推广的目的选择做CQC认证,可一旦充电桩发生事故,很难进行责任认定。其次,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许多原本并不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开始生产充电桩,导致充电桩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和后续运维水平堪忧。再次,充电桩的电压普遍高于220伏,最高可达750多伏,室外充电桩特别是建在小区内的自用充电桩,由于环境艰苦、长时间工作等原因,超过一定时间周期将不能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触电成为最大的隐患。最后,多数用户对充电桩安全风险意识和知识储备不足,认为只要根据使用手册或者操作提示完成充电操作即可,对充电桩产品是否处于安全工作状态无法分辨;有的用户还存在使用不匹配的充电设备、在充电时随意离开车辆等行为,大大增加了充电事故发生的风险。
提案建议,我区应组织相关专业技术机构对全区在售、在用充电桩及其运营商、物业公司、自用人进行专项安全抽查,根据检查结果设定我区充电桩产品市场准入要求,作为政府采购、自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审批前置条件。明确相关部门作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的主管部门,认证成立一批具备“统建统营”资格的运营商,各需求主体可自行委托运营商统一建设和运营充电设施。小区充电桩的接电也由运营商统一申请,结合小区特点统筹谋划,用最小的电力报装容量满足小区充电需求。将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监测平台列入信息化建设项目,通过建立完整的充电监控系统,对充电桩运行过程进行监测,在探测到异常情况时可以进行预警,一旦发生火灾,能远程遥控切断电源,消防部门同时收到报警。在新能源车上牌时,对购车人进行安装使用充电桩及其他必要的安全风险警示、安全操作规程、应急知识培训等教育。在驾乘人员培训和考核中,适当引入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对充电桩安装达到一定数量的小区物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定期巡查小区充电桩的安全性。
多措并举化解新能源汽车续保困境
“据数据统计,过去5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速远超30%,新能源车险产品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然而新能源车险市场却落入‘车主喊贵、险企叫亏’的窘境,拒保、续保难问题愈发突出、屡见不鲜。”自治区政协委员张盛林在《关于化解新能源汽车续保困境的提案》中提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保险公司风险识别机制不完善,缺乏对新能源汽车革新技术的长期跟踪数据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一手、二手数据等,难以精准预估潜在风险,进而无法确定合理的保费定价和保障范围。保险公司对于新能源车险“后市场”的送检、护理等增值服务的开发力度和风险减量意识有待加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一旦损坏,维修成本高,相关零部件的供应和维修技术相对集中,维修周期长,导致赔付率高、赔付金额大。
张盛林表示,新能源车险作为保障用户权益的重要配套产品,对于打消消费者购买顾虑、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建议建立车企、保险公司、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逐步形成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将新能源汽车的行驶数据、电池健康状况、充电习惯、维修记录等数据整合起来,降低保险公司风险评估难度,提高续保的可行性。鼓励开展技术合作,共同研发针对新能源汽车风险的评估模型,提升定价精准度。严格的数据安全防护机制必不可少。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因此,建议保险公司加大研发,根据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车主需求,优化、设计多样化的保险产品。比如,针对电池衰减风险,推出专门的电池保障险,形成电池与车辆的分离投保模式,使保险责任尽量能覆盖全车各个环节。应布局新能源车险“后市场”,落实风险减量举措。
张盛林还建议,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因新能源汽车风险的特殊性,对保险公司理赔定损专业能力的要求更高,保险公司培养专业化、团队化的新能源车险人才队伍势在必行。在人才引进、内部培养、在职培训等方面应加强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维修企业等多方合作,不断提升理赔服务能力。新能源车企应优化车辆设计与生产标准,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事故发生率及维修成本,如改进电池布局、使用更方便维修的焊接车身结构等,为保险公司提供稳定的风控基础。完善售后体系,建立专业维修团队,拓展备件供应链,加强与保险公司数据交流,确保及时高效的理赔响应。市场监管部门一方面应加大对新能源车企的监管力度,有效促使企业重视质量把控和技术提升。另一方面,加大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依法处理,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整个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
转自:华兴时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