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

轮毂电机概览

轮毂电机,又称车轮内藏电机,是一种直接驱动车轮的电机技术。其特点在于将电机与车轮合二为一,省去了传统的传动机构,从而简化了车辆结构,提高了传动效率。在电动车领域,轮毂电机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成为推动电动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轮毂电机技术概览

轮毂电机技术,亦被称为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其核心优势在于将动力、传动及制动三大功能模块高度集成于轮毂之中。这一创新设计使得电动车辆的机械构造得以显著简化。尽管这项技术并非近年来的新兴产物,其历史可追溯至1900年,当时已有人制造出前轮配备轮毂电机的电动汽车。进入20世纪70年代,该技术在矿山运输车等行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轮毂电机的显著优势

轮毂电机技术不仅简化了电动车辆的机械构造,还带来了诸多显著优势。其高度集成的特点使得动力、传动及制动三大功能模块得以紧凑布局,进而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能。此外,轮毂电机技术还有助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车辆的续航里程。这些优势使得轮毂电机技术在电动汽车、矿山运输车等行业领域的应用中脱颖而出。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轮毂电机系统引入增加了簧下质量和改变了轮毂的转动惯量,对车辆操控性产生了显著影响。首先,簧下质量的增加可能会降低车辆的悬挂系统性能,从而影响到操控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其次,转动惯量的变化也会改变车轮的响应速度和转向灵活性,进而影响到车辆的整体操控性能。此外,轮毂电机系统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能量损失,这也需要在设计时进行充分的考虑和优化。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轮毂电机的当前应用

轮毂电机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汽车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电动汽车到无人驾驶车辆,轮毂电机系统正逐渐成为现代车辆技术的核心部件。然而,随着其应用的不断深入,一些技术挑战和问题也逐渐浮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1.轮边电机技术详解

1.1轮边电机定义及特性

轮边电机,顾名思义,是指电机直接装设在车轮边缘,用以独立驱动该车轮。与之相对,轮毂电机则将电机嵌入车轮轱辘之中,其中定子部分稳固地安装在轮胎之上,而转子则与车轴相连结,从而实现了将动力直接传递至车轮,无需经过传动轴的繁琐转换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1.2轮边电机的技术挑战及产业化

包括电机控制和转矩控制在内的技术难题是当前轮边电机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国内在这一技术领域的提升空间还很大,特别是在分布式驱动系统中使用电子差速控制器实现差速功能方面,与国外存在差距。不过,采埃孚、比亚迪等企业正在积极开发和应用轮边电机技术,推动其产业化进程。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采埃孚作为国际先行者,率先生产出电驱动车桥的轮边电机,其技术最初应用于沃尔沃商用车上。而在我国,比亚迪与长江客车(五龙公司)分别在2014年推出了轮边电机客车,标志着我国轮边电机客车市场的起步。2014年无疑是我国轮边电机客车市场化的重要起点。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2.轮边电机与轮毂电机的对比分析

轮边电机和轮毂电机均属于分布式电驱动桥的范畴,且都采用双电机驱动设计。然而,这两种设计在具体布局上有所不同:轮毂电机将电机直接置于轮毂内部,而轮边电机则将电机安装在车轮边缘。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2.1轮边与外转子轮毂电机对比

外转子轮毂电机,这种设计既适用于商用车,也适用于乘用车。由于其转速较低而转矩较大,这类电机往往无需减速机构,直接驱动即可。然而,外转子电机的结构特点使得其体积相对较大,进而占据了较多的空间,并且重量也相对较大,这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2.2轮边与内转子轮毂电机对比

内转子轮毂电机以其小转矩、高转速的特性,通常需要配合减速器来驱动车轮。由于乘用车前轮空间有限,需要容纳电机、减速器、制动器以及转向系统等多个部件,因此,内转子轮毂电机在乘用车上的应用相对较少。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3.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产业化进展

3.1日本SIM-Drive与福特创新案例

日本风险企业SIM-Drive,专注于电动汽车(EV)的开发,近日宣布其“第一轮先行开发车业务”的试制车辆已在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间顺利完成。SIM-Drive的“SIM-LEI”车辆所搭载的锂离子充电电池容量与日产汽车EV“LEAF”相近,但其续航距离却显著提升至333km,超过了后者的1.5倍。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福特汽车公司在2013年推出了一款基于福特嘉年华打造的eWheelDrive轮毂电机驱动汽车。这款车型的创新在于其采用的eWheelDrive轮毂电机驱动系统,使得车辆能够轻松实现侧方泊车,无需进行转向操作即可直接平移进入泊车位。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3.2泰特与ZF的技术实力

湖北泰特打造的e-Traction轮毂电机,巧妙地将轮胎、轮毂、永磁同步外转子、定子、逆变器以及压盘等众多组件集成于车轮之内,展现出卓越的超低速大扭矩性能。其轮毂电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均处于领先地位,并拥有200余项专利。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ZF AVE130已实现批量生产与应用,技术成熟,为泰特机电在商用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趋势:轮毂电机与轮边电机的对比与应用-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