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我们只讲一个问题:东风本田的电动化转型。
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东风本田来了一场全体总动员。
包括总经理渡边丈洋、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等一众高管悉数登场,为东风本田的转型之路造势。
然而,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今年4月,东风本田完成销量为22036辆,较去年同期的33285辆,大幅下降33.79%。
东风本田今年前4个月的累计销量,仅为9.78万辆,同比下降高达42.3%。
很简单的道理,真要是转型成功,销量何至于差到这种地步。
东风本田最常挂在嘴边的说辞,就是在多元动力领域的深厚积淀,包括燃油、混动、纯电三大技术路径。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东风本田的燃油车确实仍是其销量的绝对主力,但是包括本田CR-V、思域、英仕派等明星车型,月销量均较此前有明显下滑。
也就是说,东风本田的燃油车基盘也不稳当了。
至于混动和纯电,属于是东风本田转型的主要方向,我们将在今天着重分析一下。
总得来说,东风本田的转型之路,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慢。
2018年北京车展上,东风本田发布了“放眼未来Seeing the Future”新能源品牌战略,宣称要以HEV(油电混动)为基底,向PHEV(插电混动)、EV(纯电动)市场推进。
先来看混动、主要是插混车型,时至今日,东风本田的几款车型,包括本田CR-V新能源等,月销量也就几十辆。
而纯电,则是东风本田转型的主攻方向。
只不过,战略喊了好几年,直到2022年4月,东风本田的首款纯电动车型e:NS1才姗姗来迟。
而在公司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即2023年7月16日,东风本田再次发布了“创未来2030”全新战略,意在2030年前累计推出10款以上纯电动车型,并在2025年实现电动化产品比例超过50%。
首先,电动化产品比例超过50%这个Flag,肯定是要破灭了。
今年前4个月,东风本田燃油车销量占比高达九成以上,新能源车型占比个位数,这与行业50%以上的新能源渗透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所以说,东风本田的新能源转型,真是慢得离谱。
再来看10款以上纯电车型这个噱头,东风本田确实在稳步推进,但这件事本身就慢。
人家其他车企,推新的频率出奇得快,甚至有车企一年推出十余款新车型。
而东风本田七八年搞10款,根本就没有什么可骄傲的。
具体来看,东风本田在2024年7月,推出猎光e:NS2。而这款纯电紧凑型SUV的月销量,一直就是百八十辆,根本难堪大用。
至于其“前辈”e:NS1,月销量一度达3520辆,如今也仅维持在一百多辆的水平。
由此可见,东风本田的新能源转型,根本指望不上e:N系列。
于是乎,东风本田重起炉灶,为中国市场专门打造的两个新能源品牌:灵悉和烨。
结果,烨品牌宣传铺垫了挺长时间,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却成了本田S7。
而本田S7这款纯电中型SUV,上市第一个月、也就是今年3月,卖出373辆,4月仅卖出62辆。
本田S7定位销量惨淡,首先源于盲目乐观的定价。
东风本田试图延续燃油车时代的品牌溢价,一上来就给本田S7定下25.99万-30.99万元的售价。
然而,这一价格区间早已被比亚迪汉、小鹏G9等车型占据。而本田S7仍妄图获得合资品牌的超高溢价,显然是不明智的。
好在,东风本田倒是听劝,针对本田S7即使推出“一口价”,新车售价区间因此降到了19.99万元-24.99万元。同是对本田S7已购车主,推出“保价保权益”政策。
东风本田表示,这是积极倾听用户声音、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重要举措。
但是,在智能化短板尤为突出的背景之下,即便降价幅度如此之大,本田S7的市场竞争力依旧不大。
这正是东风本田电动化转型滞后的顽疾:本田S7仍沿用“油改电”思维,强调底盘调校和操控基因,反而忽视用户对智能座舱、OTA升级等核心需求。
如此本田S7,卖得好才奇怪呢。
幸好,东风本田还有灵悉品牌。
在上海车展上,潘建新曾表示,“对东风本田来讲,在保持拉升电动化转型以及电动化产品的品牌效应下,坚持走Honda品牌和灵悉双品牌战略,在新能源方面会坚持全球车型和自己开发的灵悉品牌,灵悉更贴近于年轻一代,满足年轻一代的用车需求”。
也就是说,在烨品牌消失、本田S7销量惨淡的背景之下,东风本田的转型之路,尤其是纯电布局方向,还可以仰仗灵悉品牌。
但是,销量数据不会说谎。
自2024年9月上市以来,灵悉L的月销量始终在几十辆、一百多辆之间徘徊。
而今年前4个月,灵悉L累计销量仅254辆。
如此惨淡的销量,如何撑起东风本田的双品牌战略?
写在最后:
东风本田的高管一直强调,公司要坚持长期主义,既要防守也要进攻。
而现实情况是,防守为主的燃油车市场,东风本田也在一步步被挤压销量空间;至于承担进攻重任的电动化转型、尤其是纯电方向,文章上文已然说明了问题。
销量占比不足1%的纯电车型,还进攻个锤子?
慢,东风本田的电动化转型太慢了,可以说是守也守不住、攻也攻不出来。
同样是合资品牌,丰田是守的代表,靠着油电混动的技术优势,也维持住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大众是攻的代表,充分授权和赋能国内合资企业,光是2026年一年,就要推出10款为新能源车型,涵盖纯电、插混、增程等技术形式。
无论是本田S7的销量困局,还是灵悉品牌的持续萎靡,本质上都是东风本田在电动化浪潮中战略迷失的缩影。
光靠一众高管的高谈阔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