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曾经年销百万辆的日系车企,如今账上亏出了个天文数字——2024财年净亏损670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5亿元),相当于每天开门就亏掉近1亿人民币。
更狠的是,日产直接宣布:到2027年要关掉7座工厂,裁掉2万名员工,连正在研发的新车都要暂停。
2024财年,日产全球卖出去的车比上一年少了近3%,总共334.6万辆。
在中国这个曾经贡献三分之一销量的市场,销量直接腰斩——2024年只卖出69万辆车,比2021年的113万辆少了近一半。
美国市场也没好到哪儿去,主力车型Rogue连续三个季度打折促销,北美营业利润暴跌42%。
钱到底亏在哪儿?财报显示,每卖一辆车,日产只能挣到0.6%的利润。
也就是说,一辆20万元的车,净利润只有1200块。
日产自己承认,原材料涨价吃掉300亿日元,汇率波动又损失400亿日元,而中国电动车品牌的围攻,让日产不得不降价保销量。
日产公布的“瘦身计划”堪称汽车业最狠操作:2027年前要把全球17个工厂砍到只剩10个,产能从300万辆压到250万辆。
阿根廷工厂已经关停,皮卡生产线全部搬到墨西哥;日本本土的磷酸铁锂电池工厂直接停建,省下上千亿日元的投资。
裁员来得更凶猛。2万个岗位说没就没,其中1.3万人是产线工人,销售和研发部门分别要裁3600人和3400人。
内部文件显示,日本栃木工厂的装配工时薪被砍了15%,横滨研发中心取消所有加班补贴。
有员工在网上爆料:“办公室的咖啡机都被撤走了,行政说每年能省200万日元电费。”
日产在中国市场正经历噩梦。逍客、轩逸这些曾经的爆款车型,现在4S店给出4万元现金优惠,依然卖不过比亚迪秦PLUS。
郑州日产经销商老李说:“去年还能月销50台,现在展厅一天都见不到5个客人。”
更糟的是,日产中国区高管集体换血,三位副总在4个月内接连离职。
为了自救,日产开始“抄中国作业”。他们砍掉50%的日本供应商,把芜湖的汽车玻璃厂、宁德时代的电池纳入全球供应链。
日产工程师小林透露:“公司要求我们把轩逸的零件从1942个精简到1600个,车门铰链都要改用中国供应商的方案。”
去年8月,本田突然提出要100%收购日产,理由是“帮你们渡过难关”。
这个提议直接捅了马蜂窝,日产董事会当场掀桌子:“我们还没沦落到被本田收编!”
但现实很打脸——本田自己2025财年利润也跌了12%,两家难兄难弟现在又悄悄重启合作谈判,主要为了分摊在美国建电池厂的成本。
前CEO戈恩5月12日补刀:“我早就说过日产要完蛋!”
他在视频采访中嘲讽现任管理层:“他们花三个月决定要不要改款奇骏,比亚迪出新车的速度比日产改个车灯还快。”
日产的惨状成了车圈最新谈资。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转发日产财报时,只配了个“笑哭”表情包;现代汽车趁机在北美推出“日产车主置换补贴”,最高能抵8000美元;就连日本网友都在吐槽:“日产展厅的样车灰尘积得能写字了。”
最现实的压力来自银行。三井住友银行已经冻结日产50亿日元授信额度,要求他们先处理闲置工厂。
横滨总部大楼的保洁阿姨说:“以前会议室天天爆满,现在一层楼空着七八间办公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