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国民好车”?
很多人觉得,便宜好用才算国民好车,不过大家其实还有更高要求,想要舒服、想要安全、想要新科技。你五菱缤果、比亚迪海鸥这些车,确实挺便宜,日常代步没啥压力,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它们只是“过得去”,很少会觉得“真棒”?这背后有个老问题,就是便宜往往意味着妥协,比如没空间、续航短、配置差等,A0级纯电市场才会变成一场“低价内卷”,大家拼命压价,体验反而掉队。
和很多人的想法不同,我觉得国民好车,其实不等于一味追求低价,更重要的是,给老百姓该有的“尊重感”,让大家用得起的还用得好,国民好车的真正标准,应该是“价值比”,不光看价格,还要看体验、看创新、看长远。最近埃安 UT super就给了一份新答卷,我们不如聊聊,为啥说这才是“国民好车”的新模样。
先说极致性价比,很多人追价格,是因为不想为没用的功能买单,也不想为核心需求牺牲。像埃安UT super,表面上4.99万起的定价,和五菱缤果、比亚迪海鸥差不多,它的思路却是反着走,并没有因为低价就变简陋,反而空间更大、配置更高。2750mm超长轴距,这已经赶上了更贵的A级车,二排的腿部空间有905mm,就算是身高1米8的大个头,进来都能正常伸展,跟开家用轿车差不多,这一下子打破了“小车只能凑合代步”的传统印象。
再看续航,这也是很多电动车车主最大焦虑。市面上一大堆A0级电动车,续航基本卡在300-400公里,只能满足“勉强够用”。但UT super直接拉到500公里,原因是上了宁德时代的“巧克力电池”,加上99秒极速换电、快慢充双支持,既可以秒换电池,也能快充慢充,彻底告别“插电焦虑”。这里不得不提下,像中欧在租赁市场做的Peugeot e-208,也是用电池科技提升体验,说明升级体验并不是“中国特色”,而是纯电小车的世界趋势。
最值得一提的是购车模式,4.99万起其实是租电价,电池跟车分开卖,这样一下就把买车成本降下来,后期电池有损耗也不用担心,维护成本更低。美国和挪威的现代Ioniq平台,也有类似的“车电分离“租约,车主可以根据需求更换电池,大大降低了后顾之忧,可见电动汽车体验升级是全球共识。
做个对比,目前五菱缤果等大多依赖常规的三电质保、金融分期,虽然照顾了首购族,但还是“你便宜、你将就”,而UT super反而借着租电、分期、赔付、保价一系列权益,缓解了消费者怕早买吃亏、降价亏钱的忧虑。比如180天价保、10倍差额赔付,这不是搞套路,而是真正敢于让利给用户,带来实打实的安全感。
说到智能化,车机体验也是用户越来越关注的点。UT super这次搭载了广汽华为云车机,依靠云端算力,彻底解决小车车机容易卡顿的通病。你用过比亚迪的DiLink、吉利的Flyme Auto,应该知道,功能做得太复杂,反而日常最需要的导航、放歌、打电话,常常不好用。而UT super偏偏只抓重点,只保留日常高频功能,做到了又流畅又实用。美国的特斯拉早期车机也极为简约,正是因为懂用户在“智能”这件事上,想要的是顺手而不是炫技。
另外,在安全配置上,UT super并没有为了省成本而妥协,比如采用和特斯拉同来源的门环技术、潜艇级热成型钢、540度全景影像,全都是10万元级车型才有的福利。和同价位的小车简单比一下就知道了基本没有哪个品牌在安全上下本。这一点其实非常关键,国民好车首先要“保命”,不能便宜就忽视安全,这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
从整个产品策略来UT super不是单纯靠低价“卷”市场,而是依托京东、广汽、宁德时代三方优势,做到了产品、体验、服务全面升级。就像瑞典的沃尔沃早年靠着安全、耐用做“国民车”,一辆车开十年不坏,成了瑞典人的标准家用车,国民好车的高标准,就是既要买得起,还要用得舒心、开得安心、不会遇坑。
新一代国民好车出现了,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它提示了一种新的消费观不是所有便宜的东西都必须妥协,我们完全可以要得更多,要得更好。电动车市场的头部玩家如果都能把“价值比”做到极致,厂家、用户、行业三方其实都能受益。长远来当一辆不到5万元的车,有大空间、有长续航、有智能、有安全、有服务,给到了消费者曾经高不可攀的体验,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国民好车时代”正式来临。
最后还是想问一句,等所有汽车厂商都开始以“价值”为核心去研发产品时,大家会不会对“国民好车”的标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你觉得,未来的国民好车,还应该具备什么独特价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