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这玩意儿,颇有点儿当年赛博朋克电影那味儿,猝不及防就怼到你脸上了。
小鹏P7改款谍照一出,社交圈子又是一波“病毒式传播”。
线条更锋利了,灯组更抓马了,能发光的厂徽…我说,现在车企是生怕别人不晓得你开的啥牌子啊?
得嘞,现在这汽车圈,卷得跟古代科举考试似的。
各家车厂恨不得把黑科技一股脑儿塞进去,生怕掉队。
可问题也来了,这些“赛博风”拉满的设计,真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腰包吗?
或者说,我们心心念念的“赛博风”,究竟是个啥玩意儿?
咱先撂开别的,就说这“赛博风”设计。
现在的新能源车,恨不得把所有边边角角都打磨得溜光水滑,线条要用最凌厉的,内饰恨不得全都是屏幕。
可你扪心自问,真正的未来,难道就是冷冰冰的科技堆砌吗?
会不会有点儿用力过猛,反倒失了些许烟火气儿?
实则,对于“赛博风”,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
有人觉得是炸裂的造型,有人觉得是科幻的科技,还有人觉得是环保的理念。
车企想面面俱到,结果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况且,现在新能源车的战事,可不止是外观和配置。
续航能力、补能速度、智能化水平,乃至售后服务,都是消费者掂量的砝码。
光靠“赛博风”的皮囊,恐怕难以在红海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再瞅瞅这“能发光的厂徽”。
不得不承认,这玩意儿的确能吸引眼球。
可它真的能拔高驾驶体验吗?
还是仅仅满足了车主那点儿小小的慕虚荣心?
咱们砸锅卖铁买辆车,是为了让别人艳羡,还是为了让自己更舒坦?
当然,车企也不是吃素的。
一方面,是为了强化品牌辨识度,让消费者一眼就能辨认出这是小鹏出品。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迎合Z世代的偏好,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崇尚标新立异和弄潮儿范儿。
但癥结在于,这种“个性化”会不会太过于趋同化了?
现在几乎所有新能源车都在追逐“赛博风”设计,结果反倒丧失了各自的灵魂。
就像千篇一律的网红脸,乍一看都挺养眼,可瞅多了就觉得索然无味。
与坊间传闻相悖,真相是,不少消费者对于“赛博风”的理解,并非是堆砌科技元素,而是更看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他们盼望座驾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比如代步、通勤、家庭出游等等。
当我们一味地将矛头指向消费者不懂得欣赏时,是否忽略了,车企在设计产品时,是否真正洞察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小鹏P7改款,不过是冰山一角。
它折射出当下新能源车市场的一种倾向:过分沉迷于“赛博风”,而罔顾了实用性和用户体验。
这倒也不是说“赛博风”不重要。
恰恰相反,它是新能源车进化的大方向。
但关键在于,如何将“赛博风”与实用性、舒适性、环保理念融会贯通,打造出真正契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正如科幻片里勾勒的未来世界,既有高科技,也有人情味。
车,亦应如是。
它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情感的载体。
所以,与其在“能发光的厂徽”上煞费苦心,不如多下点功夫钻研如何提升续航里程,如何优化充电体验,如何让座驾更智能、更安全。
说到底,对于消费者而言,真正的“赛博风”,不是外在的华而不实,而是内在的坚如磐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