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万辆年销目标的数字高悬,比亚迪上半年交出了214.6万辆的成绩单——39%的达成率背后,是海外市场132%的暴涨与本土市场的激烈缠斗。
7月初的深圳坪山总部,比亚迪2025年的销售战报在电子屏上定格:1-6月累计交付214.6万辆,同比增长33%。这一数据使其继续稳坐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
然而当这个数字与550万辆的年度目标并置时,压力骤然显现——目标达成率仅39%,意味着下半年必须月均销售超45万辆。在行业集体承压的上半年,这家新能源巨头正在海外市场寻找破局密钥。
01 目标缺口下的双轨突围
比亚迪的550万辆年度目标并非空穴来风。2024年其销量达427万辆,同比增长41.26%,今年延续增长态势本在预料之中。然而214.6万辆的上半年成绩单,让下半年的任务陡然加重——剩余335.4万辆的缺口需月均55.9万辆,相当于每天交付1.86万辆。
拆解结构可见两大支撑点:
王朝与海洋系列仍是中流砥柱:贡献超89%销量,秦L DM-i、海豹06等新品逐步放量
高端品牌蓄势待发:腾势月销1.58万辆,方程豹达1.89万辆,仰望虽仅205辆但拉升品牌天花板
真正的增长引擎在海外。上半年比亚迪海外狂销47.2万辆,同比激增132%,单6月出口近9万辆,增速高达229.8%。海外销量占比从去年10%升至22%,成为抵御本土内卷的护城河。
02 跨洋舰队:自建船队与巴西工厂的落子
7月1日,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按下启动钮,首台本地组装的比亚迪海鸥缓缓驶下生产线。这座投资72亿元的南美最大乘用车工厂,规划年产能15万辆,将辐射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市场。
全球化布局已形成四座桥头堡:
泰国罗勇工厂(2024年7月投产)
乌兹别克斯坦基地(2024年6月投产)
匈牙利工厂(建设中)
巴西综合体(含电池厂与商用车产线)
更隐秘的武器是自建船队。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透露:“8艘滚装船已有4艘投入运营”。当其他车企为国际运力发愁时,比亚迪用自有船舶编织出一张覆盖110国的运输网络。
03 本土缠斗:价格战与技术军备竞赛
回望本土市场,挑战不容小觑。6月比亚迪国内销量约29万辆,同比增速放缓至个位数。在吉利、长安等对手增速超45%的挤压下,王朝与海洋网的统治力正遭遇挑战。
应对策略呈现双线并进:
技术下沉:天神之眼智驾系统覆盖7万-30万元车型,10万级车标配高阶智驾打破行业门槛
补能革命:兆瓦闪充技术实现“1秒1公里”超充速度,首批500座超充站投用,年底规划达4000座
这些创新需要真金白银支撑。2024年比亚迪研发投入541亿元,相当于每天燃烧1.5亿经费。当友商为盈利挣扎时,比亚迪用1549亿现金储备构筑起技术护城河。
04 进度对比:行业集体承压下的位次
将视野扩展至全行业,39%的达成率虽未过半,但在八大车企中仍居第四:
吉利汽车46.97%(目标300万辆/半年销140.9万辆)
上汽集团46%(目标450万辆/半年销205.3万辆)
长安汽车45%(目标300万辆/半年销135.5万辆)
比亚迪39%(目标550万辆/半年销214.6万辆)
奇瑞集团40%(目标314万辆/半年销126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无一家车企达成率突破50%。长城汽车仅完成年度目标14.25%,北汽集团33.62%,凸显行业整体承压。
05 下半场决战:550万辆的胜负手
要实现550万辆目标,比亚迪需在三季度启动强力引擎:
产能释放:巴西工厂15万年产能开动,泰国基地二期6月投产,缓解出口运力瓶颈
新品攻势:海狮05 EV、仰望U7等新车上市,填补30万以上市场空白
渠道深耕:欧洲市场混动车型导入,规避欧盟关税壁垒;东南亚借助罗勇工厂巩固市占率
最关键的一环在于国内需求激活。随着“以旧换新”政策加码及超充网络普及,主流消费区间(10-20万元)的订单转化效率将成为决定性变量。
巴西工厂的机械臂正在组装第1000台海鸥,深圳港的滚装船鸣笛启航。214万辆的半年成绩单背后,比亚迪的全球化棋局已从试水迈向深水区。
当39%的达成率引发市场疑虑时,47万辆的海外销量给出了另一种答案——在泰国击败丰田登顶销冠,在新加坡市占率突破20%,这些曾经难以企及的目标正被逐一实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