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六,搁以前能干嘛?
抢个新款爱疯?
勉强够在北京犄角旮旯里铺半张床?
现如今,这价儿能直接蹬走一辆250cc的ADV小踏板儿。
三業机车,这牌子,说实话,听着就有点“野路子”,但架不住人家最近靠朵拉150和赛博250这两款车,愣是在摩圈里搅起了一池春水。
先说这朵拉150,一万出头的身价,直接把一票合资125cc小绵羊摁在地上摩擦。
隆鑫那水冷的瓤子,双通道ABS+TCS,还有那TFT投屏的仪表盘,这配置,搁过去,你敢想?
再瞅瞅赛博250,一万六,直接给你攒齐了ADV该有的范儿:八颗小太阳似的LED射灯,倒置前叉,全地形胎,简直是出厂自带改装包,省了后期一笔不菲的开销。
可问题也来了,这么“白菜价”,这车真能骑得住吗?
咱们先捋捋这背后的门道。
为啥三業能把价码压得这么狠?
很大程度上,仰仗咱国内这日臻成熟的摩托车零件供应链。
隆鑫的发动机,博世的电喷,这些都是现成的,拿来就用,研发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再加上精准的市场卡位,朵拉150主打通勤,赛博250专攻ADV,差异化竞争,总有一款能戳中你的小心脏。
当然,也少不了政策这股东风,不少地儿都有摩托车消费补贴,无形中又把购车的门槛降低了一截。
朵拉150,一万出头的价位,给你塞进去一颗150cc的水冷心脏,官方标称续航600公里,实测也能跑到450公里开外。
这意味着啥?
意味着你早晚高峰通勤,甚至周末心血来潮跑个小远途,都不用为里程焦虑。
双通道ABS+TCS,安全系数也大幅提升,跟本田PCX160比比,人家才一个前轮ABS,朵拉150的优势一下就凸显出来了。
当然,瑕疵也不是没有。
三業这牌子毕竟资历尚浅,售后网点铺设还不够广,长久耐用性这块,还得交给时间来检验。
再者说,朵拉150这外观设计略显保守,少了点个性,可能不太能捕获那些追求前卫的弄潮儿。
赛博250,一万六的价码,直接给你配齐了ADV该有的家当。
八颗LED射灯,夜间照明效果提升300%,以后夜幕降临,也不用担心骑车摸黑了。
倒置前叉+全地形胎,一般的坑洼路面也能如履平地,周末想去郊外浪一浪,完全不在话下。
18kW的隆鑫250cc引擎,爬坡超车,那都不是事儿。
赛博250还集成了T-BOX车联网和无钥匙启动,科技感满满。
座桶空间也相对宽裕,能塞下一顶全盔,实用性杠杠的。
但780mm的坐高,对身高不足170cm的骑手来说,可能就没那么友好了。
此外,赛博250这机甲风的设计,见仁见智,有人觉得酷炫,有人觉得过于激进。
那么, 难题来了,朵拉150和赛博250, 到底该怎么抉择?
如果你是精打细算的通勤族,追求极致性价比,朵拉150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花125cc的钱,享受150cc的动力,配置也不寒碜,日常代步绰绰有余。
如果你是热衷于探索的玩家,想体验ADV的野性,赛博250也是个靠谱的选项。
原厂配置省去了改装的繁琐,周末可以约上三五骑友,一起去撒欢儿。
当然,如果你是品牌拥趸,觉得三業的品控不如豪爵扎实,也可以咬咬牙,添点银子,入手豪爵UHR150。
虽然配置稍逊一筹,但胜在稳如老狗。
三業的横空出世,无疑给整个摩托车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一方面,它倒逼着合资品牌放下身段,降价增配,让消费者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购入更优质的产品。
另一方面,它也暴露了国产摩托车在品控和品牌塑造方面的短板。
要知道, 隆鑫发动机和国产电控系统固然压低了成本,但品控的一致性仍然是个严峻的考验。
并且, 随着电动踏板车的续航能力与日俱增,燃油车倘若不能依靠“性能溢价”来保持竞争力,未来的处境恐怕会愈发窘迫。
因此, 三業朵拉150和赛博250的问世,印证了国产摩托车“以配置换市场”策略的可行性。
对于囊中羞涩的年轻人而言,这两款车在动力、安全、智能等维度,都力压同级别的合资车型。
但你需要仔细掂量的是,你是更看重“高性价比”,还是更看重“品牌背书”?
你会押注哪一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