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络电子汽车电子订单暴增!比亚迪智驾催生千亿新龙头?

主页有更多上市公司/财经新闻/政策分析,欢迎股友一起探讨A股市场一起掘金!

#图文打卡计划#

免责声明:本栏目所载文章和数据仅供投资者作参考之用,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风险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顺络电子汽车电子订单暴增!比亚迪智驾催生千亿新龙头?-有驾

千亿元器件帝国的智能驾驶突围战

2025年5月15日,顺络电子(002138.SZ)披露最新机构调研记录,其汽车电子业务已全面覆盖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电机、电控、电池)及智能驾驶场景,当前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超90%。这场看似常规的业务进展通报,实则暗藏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争夺全球话语权的关键转折——作为比亚迪智驾系统核心供应商,顺络电子正以37.93%的毛利率优势,撕开日系厂商垄断的高端车规元器件市场。

一、深度拆解:订单暴增背后的三重战略支点

(一)技术卡位:打破日系厂商垄断格局

顺络电子EP变压器全球市占率第一,功率磁性器件国产替代率超50%。在智能驾驶领域,其0.4mm超薄铜磁共烧功率电感技术,直接对标TDK、村田等日本巨头,成功打入比亚迪DiPilot系统供应链,单车价值量达1500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车规级钽电容领域实现工艺突破,填补国内高端储能元件空白。

(二)客户绑定:深度参与智驾革命

比亚迪(002594.SZ)2025年计划将高速NOA智驾系统搭载率提升至60%,覆盖10-15万元车型。作为核心供应商,顺络电子功率电感、共模电感等产品需求激增,预计2025年车载业务营收增速超65%。更关键的是,其通过Tier1厂商间接供货特斯拉(TSLA.O)、蔚来(NIO.N)等车企,形成"多点开花"的客户矩阵。

(三)产能博弈:全球首条无人化产线投产

投资5.2亿元建设的车载元器件无人化产线,使单件产品生产成本降低23%,良品率提升至99.3%。这种"日本技术+中国效率"的组合,正在改写全球车规元器件的成本曲线。

二、关联企业冲击波:产业链重构进行时

1. 比亚迪(002594.SZ):智驾系统成本每降低1000元,可释放300亿元市值空间,顺络电子技术突破直接利好主机厂估值重塑;

2. 宁德时代(300750.SZ):BMS系统电感用量增加30%,但技术路线分歧(宁德侧重固态电池集成方案)可能引发供应链博弈;

3. 立讯精密(002475.SZ):在车载连接器领域与顺络形成互补,但双方在智能座舱传感器市场存在潜在竞争。

三、未来一年三大决胜时刻

1. 2025年Q3:关注比亚迪汉改款车型上市,若智驾系统标配率超70%,将验证需求爆发逻辑;

2. 2025年Q4:数据中心用超大电流电感订单放量,该领域毛利率高达45%,成第二增长曲线验证点;

3. 2026年Q1:高温燃料电池陶瓷基板量产,若良品率突破80%,新能源业务估值体系将重构。

四、撕裂评论区:两大阵营激辩未来

(一)争议1:死磕元器件还是转型系统集成?

- 技术派:日本村田靠元器件精细化做到2万亿市值,顺络应专注突破0.1mm微型电感技术;

- 生态派:华为已推出智能驾驶全栈方案,元器件企业不向系统集成转型终将沦为代工厂。

(二)争议2:国产替代真突破还是政策泡沫?

- 乐观派:车规电感国产化率从5%提升至30%,证明技术实力超越台系厂商;

- 警惕派:关键陶瓷材料仍依赖日本进口,美国限制高端氧化铝出口将卡脖子。

五、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 黄金买点:股价回撤至30日线(当前27.27元)且量能缩至5亿元以下,或是中期布局时机;

2. 死亡信号:Q2研发费用率低于6%(当前7.2%),需警惕技术迭代失速;

3. 风向标:紧盯6月台北国际电脑展,新一代AI服务器电感技术路线决定估值天花板。

免责声明:本栏目所载文章和数据仅供投资者作参考之用,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风险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主页有更多上市公司/财经新闻/政策分析,欢迎股友一起探讨A股市场一起掘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