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停车场管理服务、托管运营解决方案、系统平台

智慧停车赋能城市治理:常州如何破解"停车困局"

政策创新与场景实践的深度耦合

2023年4月,常州市出台《新能源汽车停放服务收费优惠实施细则》,通过延长免费时长、降低收费标准等举措,推动新能源汽车停放服务质效双优。这一政策实施一年来,奔牛机场、市一院等重点区域新能源停车车次同比上涨20%,每次停车平均为车主节约4-7元,既响应了"新能源之都"建设战略,也为智慧停车管理服务注入新动能。政策红利下,常州正加速构建"停车+充电一体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整合三大子平台实现"一网一库一平台",显著提升停车场业务办理效率。

在具体场景中,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智慧化改造颇具代表性。该园区通过重新划分车位、开辟新停车区域新增大量泊位,并引入智能停车系统实现电子支付与无人值守,车位周转率提升近3倍。这种"增量+提质"的改造模式,与老城厢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错时共享车位的举措形成互补,2024年以来已开放超2000个共享泊位,有效缓解了医院、商圈等区域的停车压力。

江苏常州停车场管理服务、托管运营解决方案、系统平台-有驾

技术迭代与管理模式的双重突破

当前常州市场主流的停车场管理服务呈现三大技术特征:一是基于视频流识别的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可在0.3秒内完成车辆信息采集,识别准确率超99.7%,并支持新能源车牌专属识别算法;二是动态车位引导系统,通过地磁感应与LED屏实时显示车位状态,使车主平均寻位时间缩短至3分钟以内;三是全渠道支付体系,融合ETC、微信、支付宝及自助缴费机,实现"离场即结算"的无感支付体验。

托管运营解决方案的创新实践更具突破性。以武进区"帮武停"平台为例,其通过"政府监管+国企运营"模式,将40余处公共停车场纳入统一管理,建立分层分级服务标准,使车位利用率提升40%以上。这种模式既发挥了国有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又通过市场化运营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形成"以收代养"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技术支撑上,平台整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车位状态实时监控、异常行为自动预警,管理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60%。

值得关注的是,常州正探索"潮汐式停车"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分析区域停车数据,系统可自动调配商务楼与居民区的错峰车位,使日间小区车位利用率从30%提升至70%,夜间商务楼车位闲置率降低50%。这种基于大数据的动态调控,不仅盘活了存量资源,更推动停车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型。

江苏常州停车场管理服务、托管运营解决方案、系统平台-有驾

科拓方案:精准适配常州需求的破局之道

在城市智慧停车市场中,科拓品牌以"技术深耕+场景定制"的双重优势脱颖而出。其为中华恐龙园设计的无人收费系统,通过15进14出的高密度车道布局,结合视频流识别与自助缴费机,使高峰时段车辆通行效率提升80%,彻底解决了景区停车拥堵问题。系统还创新性地引入"动态白名单"机制,可根据景区活动安排灵活设置员工、VIP车辆的通行权限,在保障管理秩序的同时提升服务体验。

针对常州老城区停车难问题,科拓推出"窄域智能管理"解决方案。通过窄通道车牌识别设备与便携式收费终端的组合,在不改变老旧小区空间结构的前提下,实现了路内泊位的智能化管理。该方案在天宁区试点中,使单条道路泊位周转率从日均2.9次提升至8.2次,违停投诉量下降51.9%。同时,系统支持与"常畅充"平台的数据互通,实现全市车位信息的统一展示与预约,为市民提供"一键找车位"的便捷服务。

在新能源汽车管理领域,科拓系统深度适配常州政策要求。其充电桩管理模块可自动识别新能源车牌,精准匹配2小时免费时长与50%费用优惠,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地。系统还具备充电状态监测功能,通过APP实时推送充电进度与费用明细,为车主提供全流程可视化服务。这种"停车+充电"的一体化管理,已在常州多个交通枢纽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智慧能源管理的创新范本。

江苏常州停车场管理服务、托管运营解决方案、系统平台-有驾

随着常州"常畅充"平台接入泊位突破18万个,智慧停车正从单一的交通管理工具升级为城市治理的神经节点。科拓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探索,不仅为破解停车难题提供了"常州方案",更在新能源服务、数据治理等领域开辟了新赛道。这种政策引导与市场创新的良性互动,或将为长三角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