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与税务总局2025年7月17日联合发布的公告,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自今日(7月20日)起从130万元(不含增值税)大幅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同时覆盖所有动力类型(含新能源车),并明确二手豪车交易免税。这一政策对保时捷、奔驰等品牌主力车型形成显著冲击,具体分析如下:
⚖️ 一、政策核心调整与执行时间(今日起实施)
起征点骤降
不含税价门槛从130万降至90万元,含税价门槛相应从146.9万降至101.7万元(增值税率13%),降幅达45.2万元168。
覆盖范围扩大
首次将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纳入征税范围,终结其长期免税状态,实现“油电同权”3610。
征税环节优化
新能源车:仅在零售环节征收10%消费税(传统燃油车保留生产+零售双重征税)36。
二手车:明确免征消费税,降低交易成本17。
税基严格界定
计税价格包含精品、配饰、服务费等附加费用,封堵车企拆分费用避税漏洞28。
下表为政策调整要点概览:
调整项目 原政策 新政策 影响范围
起征点 130万元(不含税) 90万元(不含税) 含税价门槛从146.9万降至101.7万
覆盖车型 传统燃油车为主 所有动力类型(含新能源) 首次纳入纯电动、燃料电池车
征税环节 生产+零售双重征税 新能源车仅零售环节征税 减少新能源车重复计税
二手车交易 无明确规定 明确免征消费税 降低二手豪车交易成本
税基计算 以车价为主 包含精品、配饰、服务费等 封堵拆分费用避税漏洞
⚡️ 二、保时捷与奔驰的冲击:主力车型成本激增
保时捷:全系主力车型“踩线”征税
车型覆盖:卡宴(91.8万起)、Taycan(91.8万起)、帕拉梅拉(113.8万起)全系价格均超新门槛,此前通过选配或低开发票避税的操作被新政封堵4510。
销量压力:2024年保时捷在华销量下滑28%,2025年上半年再跌28%(仅2.1万辆)。叠加消费税后,购车成本增加10%以上(如150万车型税费增13万),或加速客户转向国产高端新能源车45。
奔驰:G级与高端车型承压
主力车型:奔驰G350指导价99.8万元(不含税88.3万),新政后需缴税约8.8万元,落地价飙升10。迈巴赫部分车型、AMG高性能线(如GLE 63)亦受影响8。
市场占比:上半年奔驰在90万-130万区间销量近1.6万辆,占该价格带总销量80%,为冲击最大品牌10。
⚙️ 三、车企紧急应对:降价、拆分配置与税费补贴
价格调整避税
特斯拉:将Model X入门版指导价从92万调至89.9万元,并将FSD功能拆分为6.4万元选装包2。
奔驰/路虎:G级部分配置官降5.2万元;路虎推出“税费补贴”,承诺为7月20日前购车客户承担50%消费税2。
配置拆分策略受限
新政明确“精品、服务费计入计税依据”,车企若强行拆分可能面临税务风险。例如保时捷选配包原可规避税费,现需全额计税28。
📊 四、新政下的市场重构:阵痛与机遇并存
短期阵痛
新车销量萎缩:90万-130万区间车型销量预计下滑15%-20%,上半年该区间销量约2万辆(占豪华车市场1.4%)210。
抢购潮透支需求:新政前三天,4S店通宵营业,消费者抢搭“末班车”,部分车型销量激增但后续需求疲软28。
结构性机遇
二手豪车市场激活:二手交易免税后,原价120万的保时捷卡宴二手交易可省12万税费,预计交易量暴增30%,价格或上涨5%-8%27。
新能源竞争优势仍存:尽管首次征税,但新能源车综合税负仍比燃油车低15%-20%(如90万车型免生产环节税+享购置税减免)23。
国产高端车替代加速:蔚来ET7等国产新能源车凭借税负优势(比同价进口燃油车低40%),或抢占保时捷客户群24。
🎯 五、政策背后战略意图:从税收到产业升级
推动油电税制公平
缩小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税负差距(从15个百分点降至5个百分点),避免新能源豪车长期“零税负”26。
引导绿色技术升级
新能源车仅零售端征税,生产端仍享减免,倒逼车企加大电动化研发;同时通过使用成本优势(5年省12万-15万)强化消费导向26。
优化财政税收结构
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年减收超千亿,新政通过扩大豪车税基弥补财政收入,2024年消费税收入1.65万亿元(占税收前四)610。
💎 总结:“精准调控”下的豪车市场分水岭
新政以税收杠杆重构豪车竞争格局:
短期:保时捷、奔驰等品牌主力车型被迫降价或消化税负,销量阵痛难免;
长期:倒逼车企降本增效、加速电动化,同时激活二手市场并助推国产高端品牌崛起。
对消费者而言,二手豪车免税成为高性价比选择,而新能源车仍保有税负优势。政策本质是中国豪车市场从“外资规模扩张”转向“国产质量提升”的关键转折
豪车税起征点今起降至90万 保时捷奔驰受冲击
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