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充电桩作为其重要的能源补充设施,其大规模应用已成为必然。正如燃油车离不开加油站一样,新能源汽车同样离不开充电桩的支持。然而,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迅猛,但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却相对滞后。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桩多为私人安装,主要分布在小区停车场和私人车位,公共区域的充电桩数量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去年五月,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推进机制,并严格落实新建居住社区配建要求。这一举措无疑为充电桩的普及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随着货币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充电桩的形式也在逐步升级。从最初的投币式充电,到后来的刷卡、扫码充电,再到现在的感应通讯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体验。
然而,使用4G模块的充电桩设备成本高,且在一些信号较弱的场所如地下室等,其使用会受到限制。因此,蓝牙通讯技术在充电桩上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智汉科技正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其开发的基于蓝牙通讯技术的充电桩交互方式,不仅简化了充电流程,还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智汉科技的充电交互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唤醒充电桩,并在APP或微信小程序上进行操作;二是用户打开充电桩APP,靠近充电桩时,APP会自动显示是否确定充电,点击确定即可开始充电。这两种方式都极大地提高了充电的便捷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充电操作,无需担心复杂的线路布置和缴费流程。
回顾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已成为汽车产业的新趋势,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入,更是推动了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和数字空间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带动了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也为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根据SIG发布的《2020年蓝牙市场最新资讯》报告,BLE蓝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潜力巨大。预计到2024年,具备蓝牙功能的汽车设备销量将达到惊人的1.09亿台,几乎与全球每年的汽车产量相当。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BLE蓝牙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前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