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热销背后的品牌加持
领克900这么火,背后到底靠谁?
领克900在五月底刚上市的时候,一个小时就接到了超过1万台的大定订单。到5月15号,也就是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官方宣布大定量已经超过3万台!这可是个三十多万的高端SUV啊,领克品牌以前可从来没做到过这种成绩。你说,这功劳该归谁?
领克900的技术核心:SPA Evo架构
在新能源这个新时代里啊,“冰箱彩电大沙发”、电池电机这些“三电”,还有房子的实际使用面积(也就是得房率),都成了大家买车时特别关注的重点。当然了,这些东西确实挺重要的,要是哪款车没有这些配置,在中高端市场上基本上就没法混下去,领克900也是这样。不过我觉得,这辆车还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东西,这才是它能成功的关键。
现在汽车行业正在朝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型,而整车架构的创新已经变成了技术竞争的核心领域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架构甚至决定了这款车最后的产品实力能不能跟市场需求对上号。我就拿领克900的SPA Evo架构来举例吧。
SPA Evo:领克向大型电混SUV进发
好啦,在咱们聊聊这个架构之前呢,先给大家讲个有意思的事儿。记得当年领克09刚出来的时候,品牌内部对它可是寄予厚望的。可是没想到啊,理想ONE突然冒出来了,直接抢了风头。你说为啥?还不是因为中国人特别喜欢让家里人坐得又大又舒服嘛,这想法直接占领了市场。所以呢,领克痛定思痛,最后用SPA Evo架构推出了领克900。这套架构可真是摸准了中国家庭SUV的需求,跟之前的领克车型相比,简直是质的飞跃。消费者一看都乐了:“哎哟,领克终于‘听劝’了!”
现在领克最新发布的SPA Evo架构,专门用来打造大型电混车型的。跟咱们熟悉的CMA不一样,这个SPA Evo只生产车身长度超过5米的大车。这就意味着,它在设计和制造的时候根本不用妥协,每一处细节都是围绕着中大型车的需求来做的。
领克SPA Evo架构解析
这个架构的研发是从对市场需求的深入研究开始的。现在的新能源车用户既想要高科技的体验,又很看重驾驶感受和安全性,这种复合的需求逼得汽车厂家必须在底层平台上做出技术上的突破。不过要注意的是,开发一个架构比开发一款单独的车型要难得多。因为你要提前预测未来5到10年技术会怎么发展,比如底盘控制、智能驾驶这些系统的兼容性都要考虑进去。就说线控转向技术吧,光是为此做准备就要花掉上千万的成本,但好处是长期来看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加快升级速度。领克能搞出这个新架构,离不开之前用CMA、SPA这些成熟架构积累的经验,再加上卖了131万辆车得到的数据支持。
从技术特点来说,SPA Evo架构在空间利用方面有非常大的进步。它的横向空间利用率达到了88.2%,纵向是76.2%,再配上3050毫米的标准轴距,空间灵活度已经达到了MPV的水平。尤其是第三排座椅的设计,滑轨可以前后移动125毫米,靠背还能调节到155度,这样第三排的实用性和舒适性在行业内算是相当不错的。这样的空间表现得益于专门的电池布局和纯平地板的设计,解决了大尺寸插电混动车型常有的空间分割问题。像领克900这款车,空间的表现和调整能力明显超过了同级别的SUV。
全新混动平台:安全与驾控的新标杆
安全性能这块,继承了沃尔沃的技术传统,像130公里/小时的自动刹车(AEB)能力和100公里/小时的追尾防护标准,在行业内都是顶尖水平。它还创新地用了一体热成型的双门环结构,再加上三层底部防护,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防撞保护系统。至于电池安全嘛,用了八重防护设计,专门解决了混动车特有的高压电安全问题。
在驾驶体验这块儿,这个平台提供了三种动力搭配方案,还能支持到2.6C的快充速度。装上闭式的双腔空气悬架后,底盘的适应性更强了;那个Super AI数字底盘系统可以根据路况实时调整,让操控更顺畅。另外,用了矢量转向技术,让车身五米长的大车也能转出11.8米的小弯儿,这样在城里开起来就灵活多了。
SPA Evo架构让领克走向高端有戏了
智能化的基础靠LKEEA这个中央集成架构撑着呢。它通过域控制器减少ECU的数量,这样既能把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下来,又能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这样的电子电气架构设计还给以后的OTA升级留出了足够的算力空间,完全符合智能汽车不断进化的思路。
SPA Evo架构一出来,就补上了领克和吉利系在大型豪华插混车市场上的技术短板。它的特点既能满足普通家庭用户对空间和舒适性的需求,也能照顾到喜欢开车的人对驾驶感受的追求,这种平衡的设计可能是领克冲击高端市场的一个重要法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基于这个架构,领克的平均售价已经达到了17万元以上,在欧洲市场上也有15%的品牌知名度,这些成绩为以后继续往高端方向发展打下了很实在的基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