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郑州号”在深圳首航

比亚迪“郑州号”在深圳首航的情况、原因及影响启示

一、事件情况

  1. 首航概况

  • 首航时间与地点:2025年7月18日,比亚迪“郑州号”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国际物流港开启首航,搭载1064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后续在宁波港“接力”装船,最终驶向东南亚。

  • 船舶规格:由广船国际制造,总长199.9米,型宽38米,设计吃水9米,设计航速18.5节,拥有7000个标准车位,采用LNG双燃料推进系统,配备永磁轴带发电机及节能装置,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是一艘绿色智能、环保高效的汽车运输船。

  • 首航意义

    •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此次首航是小漠港和比亚迪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合作交流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港口和企业携手推动“产、运、贸”汽车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 彰显小漠港战略地位:“郑州号”是比亚迪“出海舰队”中的第七艘专业汽车滚装船,也是继“开拓者1号”后,第二艘选择在小漠港开启新船首航的船舶,充分彰显出小漠港在比亚迪海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 高效物流模式

    • “出厂即出港”:此次出口的1064辆新能源汽车均产自比亚迪深汕基地,通过地跑形式即新车下线后直接将成品车从厂区开至小漠港集港,全程仅需5分钟,实现“出厂即出港”,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出口时效。

    二、事件原因

    1. 比亚迪海外战略需求

    • 扩大海外市场:随着比亚迪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对汽车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加。拥有自有船只,把关键运力掌握在自己手上,可以避免被卡脖子,有效解决旺季市场运力不足的问题,避免旺季海运费涨价带来成本的上升。

    • 构建全产业链:比亚迪一直致力于构建全产业链,打造自有运输船队实际上也是对全产业链的一个补充加强,可以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有助于加速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拓展。

  • 小漠港的独特优势

    • 深水良港与物流枢纽:小漠港是粤东片区的深水良港,作为深圳港未来“一体三翼”中的“东翼”核心增长极,一期工程设计年吞吐量为450万吨,2个10万吨级泊位(水工级别)和1个5万吨级泊位投入运营,能够满足每年30万辆汽车运输需求。

    • 政策支持与服务:小漠港不断健全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逐渐完善的滚装航线网络、全流程专业物流服务、高效的报关查验流程等诸多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华南车企选择小漠港作为汽车出口的首选港口。同时,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如汕尾海事局主动靠前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并优先审批其进出口岸手续。

    比亚迪“郑州号”在深圳首航-有驾

    三、事件影响

    1. 对比亚迪的影响

    • 提升出口运输能力:“郑州号”的正式启航,将进一步提升比亚迪的出口运输能力,为其海外市场拓展注入新的动力。按照计划,到2026年,比亚迪将建成由8艘巨轮组成的“出海舰队”,总运力将超过百万辆,将大幅缩短欧洲订单的交付周期,助力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 增强品牌影响力:比亚迪“出海舰队”的不断壮大,将进一步提升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 对小漠港的影响

    • 巩固枢纽港地位:随着“郑州号”等更多滚装船选择在小漠港首航,小漠港作为华南汽车滚装外贸枢纽港的定位将进一步巩固,其年运输能力也将不断提升。

    • 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小漠港与比亚迪等车企的紧密合作,将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港产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布局与物流枢纽的精准对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 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

    • 引领行业出海:比亚迪“出海舰队”的成功实践,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可借鉴的出海模式,推动更多中国车企走向全球市场。

    • 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自有船队和绿色航运技术的运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推动中国智造与当地绿色交通转型的协同发展。

    四、事件启示

    1. 企业应加强全产业链布局

    • 掌握关键运力:对于有出海需求的企业来说,应加强全产业链布局,掌握关键运力,避免被外部因素卡脖子。通过自有船队等方式,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 注重绿色发展:在出海过程中,企业应注重绿色发展,采用环保高效的运输方式和技术,减少碳排放,提升企业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

    • 完善基础设施:政府应加大对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企业出海提供有力保障。

    • 优化政策环境:政府应优化政策环境,为企业出海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如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审批进出口岸手续等。

  • 行业应加强合作与交流

    • 推动协同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应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协同发展。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式,提升整个行业的出海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 学习先进经验:行业应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