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交出了一份令市场瞩目的成绩单:营收同比激增141.5%至158.1亿元,交付量突破9.4万辆,同比增长超330%,毛利率大幅提升。不过,在“狂飙”的销量与营收背后,小鹏依然净亏损了6.6亿元,好在亏损额度大幅收窄。
小鹏
交付量大幅上涨,毛利率提升,营收大幅上涨
小鹏汽车本季度的核心亮点之一无疑是交付量的爆发式增长。9.4万辆的季度交付量不仅创下历史新高,更远超2024年同期2.18万辆的水平。
应该说,这一成绩的获得,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不过,以下两方面因素应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一是MONA M03和P7+两款新车型的持续热销。前者上市8个月累计交付超10万辆,后者定位AI智能轿跑,上市4个月累计交付破4万辆,成为年轻家庭用户的选择。
小鹏
二是海外市场的加速布局,一季度海外销量同比暴增370%,新增40余家门店,印尼等市场本地化生产的启动进一步强化了全球化战略的落地。
毛利率的提升,则是本季度财报的另外一大看点。财报显示,小鹏一季度整体毛利率攀升至15.6%,汽车毛利率达10.5%,连续七个季度增长。
这一成果得益于小鹏汽车的供应链优化、技术降本以及高毛利服务收入的拉动等。此外,规模化效应对于毛利率的提升,应该发挥了一定的助益。此外,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方面营收大幅上涨,也是其重大看点之一。
小鹏
Q1仍净亏损6.6亿元,不过降幅大幅收窄,小鹏预计第四季度盈利
尽管营收与毛利率双增,不过,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仍未摆脱亏损泥潭。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净亏损额为6.6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净亏损呈现出明显收窄的态势。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收窄了51.5%;与上个季度比,也收窄了近50%。
应该说,对于小鹏而言,这显然值得肯定。应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小鹏距离盈利更近了一步。
小鹏
然而,有些方面依然值得注意。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研发费用同比增加46.7%至19.8亿元,销售成本虽环比下降但仍同比增长134.1%。
在一定程度上,这反映出小鹏在智能驾驶、AI技术等领域的持续高投入。例如,其计划在2025年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NGP全覆盖”,并推进L4级自动驾驶研发,这些技术等方面的投入,无疑需要长期资金支撑。
不过,即使如此,对于市场最关注的盈利时间表,小鹏给依然给出了明确信号:2025年四季度将实现单季盈利,全年规模自由现金流转正。
小鹏
应该说,小鹏敢于定下这一目标,应该是有底气的。一方面、AI与汽车融合。小鹏正将AI底盘、图灵芯片、纯视觉智驾方案等技术深度整合,计划2026年推出搭载自研芯片的人形机器人,形成“汽车+机器人”的生态协同;
另一方面、全球化布局。印尼市场的本地化生产、欧洲门店的快速扩张,以及G6、X9等车型的海外适配,或将推动海外业务成为未来三年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第三个方面、产品矩阵迭代与优化。二季度五款车型升级、三季度两款全新车型交付,以及鲲鹏“一车双能”战略,将进一步覆盖10万—50万元价格带,抢占细分市场。
小鹏
当然,毋庸讳言的是,尽管前景乐观,小鹏可能仍需直面多重挑战,或许会带来一定的变数或者不确定性。
首先,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持续白热化,各大厂商纷纷推出了购车优惠措施等,降价策略的边际效应是否正在减弱,可能值得思考。
其次,AI与自动驾驶的研发投入能否短期内转化为直接收益,技术领先性与商业变现的平衡也考验管理层智慧。
此外,海外市场的贸易、关税等政策,可能也会对全球化布局,造成一定的影响。当然,我相信,小鹏方面应该做足了应对各种挑战或者不确定性的准备。
小鹏
本文结语:
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说小鹏汽车的2025年Q1财报印证了其从“生存模式”向“增长模式”的转型初见成效,这相当喜人。
交付量暴涨与亏损收窄的背后,是技术降本、组织优化与产品矩阵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工作作用和合力。
当然,至于盈利承诺的实现可能仍需跨越成本、竞争与技术等因素或者挑战。不过,若AI与全球化战略等能如期落地,小鹏或将成为新势力中少有能够实现持续盈利的厂商。我认为,小鹏有这个实力。
在此,我们希望小鹏不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体验,获得更好的营收业绩、市场销量和发展前景等。
最后,本文涉及到的数据,来源于小鹏汽车官方财报,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发布的数据为准。
本文声明:
本文为车宇世界原创文章,总第11722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