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任何一个宣称变速箱油免维护的,都是耍流氓!
其次,查看任何一辆随车的汽车使用手册,主机厂从来都是建议重力更换!
那为什么一些专业的变速箱维修厂,还是会建议使用循环机?这是有什么讲究吗?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用什么方式更换?
1/
循环机的存在合理性、工作原理与争议
有一说一,循环机换油是利益与功能的双重驱动的结果。
循环机换油有利可图,因为普遍使用循环机换油的油量是重力换油的2~3倍以上。
一次重力换油4~6升,大约能换掉50~60%的旧油,而循环机12升起步,能更换掉80~90%的旧油。
对于修理厂来说,如果是不放旧油,不拆装清洗油底壳操作,省了很多步骤,还能多赚几个油钱!
而对于部分有强迫症或洁癖的车主来说,循环机更换,也是一种便捷的选择。
因为循环机确实能解决AT变速箱,或带液力变矩器的CVT变速箱,在变矩器、阀体油道和行星齿轮组等部位会大量存油,重力只能放出50~60%旧油的问题。
另外,像通用福特6AT本田5AT等,变速箱油滤芯深度内置需在箱体内,而不是外置、集成在油底壳,或拆开油底壳就能更换滤芯的变速箱。
且由于通用的箱子材料的问题,特别容易产生磨损的金属碎屑。
所以,上述几类变速箱,如果有彻底换油清洗碎屑,那最方便的就是通过循环机来换,或者是缩短换油周期多次重力放油。
以AT变速箱为例,变速箱油循环路径如下——
油泵从油底壳抽油,抽到阀体,阀体控制变速箱换挡,油液经过阀体,经过液力变矩器一个循环之后,通过散热器来进行散热,最后回到油底壳。
循环机就是以上述变速箱油循环原理,进行换油操作,具体有两种方式——
一是不拆油底壳,不做预放油操作,循环机的进油管和出油管,和变速箱散热系统的管路连接,启动汽车和循环机,利用变速箱自己的散热循环将旧油更新;
二是做预放油,拆油底壳换滤芯,然后再进行上述循环机换油操作。相对来说,这种操作方法不仅可以省下两瓶油,而且也更干净彻底。
所以,按照上述利用变速箱自己的散热循环进行换油操作,除了费油,理论上不会对变速箱造成伤害!
但坊间除了对于循环机换油浪费的诟病,还有一个很大争议,就是关于因为循环机换油反而造成换挡顿挫,或顿挫严重的说法。
可能性来源与两方面——
一是如果不拆油底壳不换滤芯的操作,循环机换油过程中会把油底壳的金属碎屑搅动起来,或是滤芯里的金属碎屑冲出来,进入到变速箱的阀体,造成阀体卡滞;
二是循环机因为换新油彻底,新油是比较稀的,没有旧油粘稠,高公里数变速箱的间隙就会变得比较大,那么就容易造成泄压,一旦泄压变速箱就会出现顿挫打滑。
再者,本身换完油后,变速箱也有一个自我匹配适应的周期,大概需要观察1000公里左右。
2/
重力还是循环机,老师傅们的中肯建议
看了那么多更换变速箱油的说法,以下三条建议,可供参考——
1、能重力换就重力换,有洁癖,可以缩短换油周期多次重力,比如2~3万公里换一次;
2、能拆油底壳换滤网,就拆油底壳换滤网,但是拆装要按规定扭矩拧螺丝,换密封件,不然可能会漏油;
3、循环机适合用于年限短,公里数少,变速箱内部磨损比较轻,且更适合有液力变矩器和复杂油腔结构的AT变速箱,且所有上了10万以上高公里数的都不建议循环机。
两个原因:一是阀体橡胶件老化,循环换可能损坏这些橡胶件,二是新油替换老油后,原本填充的摩擦间隙变大,可能会泄压打滑。
另外,从针对性的换油建议来说:
1、干式双离合,5年或6万公里,工况好也可以10万公里前,建议重力更换;
2、湿式双离合,3年或6万公里,脚重喜欢蹦油门的建议3万公里,重力更换,同步更换外滤网,或内置滤网和密封垫;
3、爱信或采埃孚AT变速箱,3年或6万公里,建议重力更换,同步拆洗或更换油底壳,以及内置滤网和密封垫;有洁癖或追求完美,可以多次重力更换,或使用循环机;
4、奔驰AT变速箱,3年或6万公里,因为其液力变矩器(耦合器,俗称大力鼓)是有放油孔,所以重力更换就可以很干净,同步拆洗或更换油底壳,以及内置滤网和密封垫;
5、通用福特6AT9AT,以及本田5AT,3年或3万公里,建议缩短换油周期多次重力,但由于内置滤网只有拆解箱体才能更换,所以更建议使用循环机深度清洗;
6、CVT,3年或5万公里(脚重习惯深踩油门,或日产等钢片式CVT建议提前至3万公里),建议重力更换,同步拆洗或更换油底壳,以及内置滤网和密封垫。
以上,供大家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