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冠军比亚迪在国内电动汽车价格战中的大举进攻,正迫使竞争对手效仿,并可能推动该行业的进一步整合。
自今年年初以来,比亚迪多次推出限时“固定价格”或补贴活动,通过制造商补贴和现金折扣等手段有效降低价格。上周五,这家汽车制造商采取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此类举措:到6月底,消费者购买其22款电池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可享受高达34%的折扣。得益于此次活动,驾驶者只需人民币55800元即可购买一辆比亚迪。
价格战引发担忧与股价波动
但低价重新引发了业界对价格战恶性竞争的担忧,导致比亚迪和其他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股价暴跌。比亚迪股价周一下跌超过8%,周二继续下跌,早盘跌幅高达4.2%。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最近对中国媒体表示:“汽车行业的恒大已经存在;只是还没有倒闭,”暗指在沉重债务下崩溃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恒大。他未点名具体公司,但社交媒体用户猜测他指的是比亚迪——其资产负债率在3月底约为70.7%。
对此,比亚迪品牌与公关部门总经理李云飞周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回应,似有所指但未点名:“狗可以咬人!但人不能咬狗!”许多人将其解读为他将竞争对手比作“狗”,而比亚迪则是更高级的人类,无需与“动物”纠缠。
具体降价措施
比亚迪的折扣促销使其最低价车型——带有智能驾驶功能的海鸥——起价降至55800元。降价幅度最大的是海豹07 DM-i智能驾驶版,现价为102800元,比原价低53000元。
海通国际证券分析师斯卡表示,尽管比亚迪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但除了加剧价格战外别无选择。他指出,吉利、零跑和小鹏等竞争对手在技术和产品上取得长足进步,比亚迪在7万至15万元价格区间的优势逐渐丧失。此外,在小米制造的电动汽车发生事故后,智能或自动驾驶功能的安全性受到更严格审查,斯卡认为消费者已“不愿为比亚迪的‘上帝之眼’系统支付溢价”。
“长期依赖价格战可能会侵蚀品牌溢价价值,但在短期内可以帮助抢占市场份额。”
行业竞争加剧与整合预期
随着竞争对手推出各价位新车型,压力不断增加。即使是日本丰田、日产和马自达等传统合资企业,也在中国推出了成本和功能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
麦格理资本股票策略主管萧育诚表示:“我们认为比亚迪既希望维持其在本地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同时也迫使竞争对手在价格上匹敌,这可能加速市场未来的整合。”他补充说:“短期内,市场整合更多将围绕传统玩家合并展开。”
分析师警告与未来展望
若行业协会或监管机构不干预遏制降价战,“下半年竞争将集中在削减成本的能力上,可能加速中低层汽车制造商因成本控制较弱而退出市场。”
标普全球在一份报告中称,该行业才刚开始“大规模整合”。报告指出:“产能削减对恢复利润至关重要,许多实体正走上不可持续的道路。对许多公司而言,合并或某种形式的合作对生存至关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