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它们消失了?那些曾被遗弃的新能源汽车,撑起了产业半边天

还记得几年前,满地“躺平”的新能源汽车坟场吗?那些灰头土脸、被遗弃在荒野中的共享汽车,背后有一整套骗补游戏和产能过剩的故事。这些场面曾让人对新能源行业嗤之以鼻,觉得这不过是“一场补贴喂大的泡沫”。

但如今,新能源汽车不仅销声匿迹,还冲上了国际舞台,出口规模世界第一。坟场的车去哪了?那些骗补的企业又怎么了?

你以为它们消失了?那些曾被遗弃的新能源汽车,撑起了产业半边天-有驾

一、坟场的那些车,究竟是怎么来的?
几年前,新能源汽车坟场这个词开始在网络上爆火。2020年,浙江嘉兴万民村成为焦点,这里堆积了6千多辆被废弃的共享汽车,场景宛如汽车墓地。

这些车来自一家叫“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的企业,被曝光后公司声明称,这些车辆续航里程低,磨损严重,不适合继续运营。

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根据当时媒体的调查,很多废弃车辆其实还没到报废期限,只是因为续航低、用户体验差,租赁公司干脆选择淘汰。毕竟维护这些车的成本太高,与其持续亏损,不如直接换新车。

而这些企业最初之所以大量拥抱新能源汽车,主要目的并非是造福消费者,而是为了套取政府补贴。

你以为它们消失了?那些曾被遗弃的新能源汽车,撑起了产业半边天-有驾

同样的场景还在杭州郊外、重庆、山东等地上演,被遗弃的共享汽车大多续航里程不足100公里,用几次就让人抓狂。说白了,这些坟场的车,根本就是为了补贴而生的“低端货”,企业压根没打算认真运营。

二、骗补的游戏,是怎样玩的?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坟场背后的故事远比表面更复杂。很多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造车,而是为了套取政府补贴。

简单来说,造车企业和租赁公司之间玩了一个“左手倒右手”的游戏。

一家新能源车企可以通过控制一家共享汽车公司,造车拿补贴,卖车再拿补贴,买车的租赁公司也能继续享受补贴。最终这些车从造到买全在自家内部循环,车企不仅赚了制造补贴,还能通过租赁公司套取更多财政支持。于是,低端廉价的新能源车被大量制造出来,消费者却根本不买账,坟场就这么出现了。

要知道,2018年前后,一辆续航里程低于15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补贴额度最高可以达到几万元!这样的“肥肉”,谁不想咬上一口?

你以为它们消失了?那些曾被遗弃的新能源汽车,撑起了产业半边天-有驾

三、坟场为何消失了?政策变了,投机者退场!
从2023年开始,这种局面彻底改变了。

国家宣布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正式终止,持续了13年的补贴时代画上了句号。早在2018年,补贴额度已经开始逐年降低,尤其是续航低于300公里的车型,几乎拿不到任何补贴。

这一政策转变直接打击了那些靠骗补为生的企业。曾经鱼龙混杂的行业里,小企业纷纷倒闭,投机者黯然退场,而真正有技术实力的车企开始逐渐冒头。如今的新能源车市场,续航里程已经普遍提升至500公里以上,消费者认可度大幅提高,国内销量一路飙升,出口规模更是世界第一。

你以为它们消失了?那些曾被遗弃的新能源汽车,撑起了产业半边天-有驾

坟场中的那些车呢?部分被拆解回收,部分低价处理给二手车市场。那些骗补的企业,或许再也无法东山再起。

四、从坟场到世界冠军,行业是怎么逆袭的?
曾经的坟场,是行业泡沫堆积的结果,但如今的新能源市场已经是全球焦点。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已超过80%,从2018年的58%一路提升。

技术的进步是关键,尤其是电池续航和充电速度的提升,彻底改变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知。

你以为它们消失了?那些曾被遗弃的新能源汽车,撑起了产业半边天-有驾

不仅如此,国家对整个行业的监管愈发严格,从骗补到技术创新,车企必须拿出真本事才能在市场上立足。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出口规模的扩大让我国新能源车企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而那些曾经的坟场,已成为过去式。现在的产业链更加完善,淘汰旧车也有了正规流程。新能源行业从混乱走向规范,从泡沫走向实质,坟场的消失不仅是场面上的变化,更是行业转型的标志。


几年前的新能源汽车坟场,是行业发展的阵痛,也是投机者的狂欢。但几年的时间里,从补贴终止到技术突破,从国内市场的普及到国际市场的扩张,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蜕变。今天的新能源车不再是低端廉价的代名词,而是高技术、高品质的象征。

那么,你还记得那些曾被遗弃的共享汽车吗?它们或许已经被拆解回收,也可能成为历史的注脚。但它们承载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行业,从泡沫到崛起,都需要经历一场真实的洗礼。

你对此又怎么看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