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4月数据一出,老网红飞度的销量真是让人咂舌。三台,六七万包牌价的车,能卖出这个水平,说明市场对它的热情已经明显降温。而且这个数据还真不算极端,有时候销量虚高是季节性或者促销堆出来的,可这次,听销售说,基本没有库存了。那些跑去问的,基本都是去年还挺火的,现在啥鬼情况。
我记得十年前,飞度那时是平民小钢炮的代名词,1.5升自吸,CVT变速箱,六七万左右就能搞定。比起感觉就像是换了个时代。现在同样价位的海鸥,基本含购置税好了,送一块大屏还能带L2自动驾驶辅助。而飞度的性价比,似乎变得不那么有优势了。有人调侃说,飞度变成只剩3个懂车人的传说,倒也不夸张。
说到这里,要问问自己:年轻人到底还记得飞度小时候的模样吗?或者说,他们是不是早就转向了电动和插混阵营了。毕竟海外eHEV在日系阵营里玩得挺火热的,例如丰田卡罗拉双擎、雷克萨斯UX混动。它们不但续航焦虑少,还省油。反观国内,飞度的价格也被涨了点彩条,搞得像个潮玩似的。可潮玩能挡住续航焦虑?我不是反对小钢炮,但多多少少觉得这车的电气化节奏比海外慢了个半拍。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渠道其实也没啥积极性。经销商仓库里,飞度几乎都塞角落里,没展车买个毛的意愿。有朋友说:有时候我翻翻库存,飞度那边的车都静静躺着,没人问津。这其实挺能说明问题——没人愿意主动出手去推广的一线资源,已经慢慢淡出了市场。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飞度的销量从去年说到今年,跌了一半左右。数据估算,17台还有点可能是产能切换和临时仓库积压,但跌到3台,基本可以确认是品牌主动在收兵。有人说,柳州那边的工厂正在让位给电动的eNP1项目。实际也因为地方政府催得紧,车企要赶在电动化这块领跑,传统的燃油车市场都在清理。
你有没有觉得,这个崩盘像极了品牌有意的退出策略?不仅仅是库存问题,更像是主动收缩战线。涉及到品牌的未来布局问题,如果本田今年再不把飞度搞个电动化版本,要不把价格拉低点,恐怕神车真就只剩回忆了。
那问题来了——合资小车,如果没有创新,没有电动化,要多少还能在这个市场苟且?我猜,如果下一步还是老样子,价格不变,科技不上档,你说这个车还能留得住多少懂车人?
我倒在想,飞度有没有可能像一些后来者一样,最后变成纯电死忠车型?不然,还真难想象它还能留住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你觉得呢?或者,说不定,飞度还能靠着它那怀旧的标签,再混几年。毕竟,老车主对它那份感情,真不是简单能用数字衡量的。
还有点有趣,渠道这块,卖高毛利的冠道比飞度容易多了。或者有个销售说:你看,现在展厅里飞度被挤到角落,那些潜在买家都得绕个圈才看到。是不是挺讽刺——曾经的网红,现在变成了空气感的存在。
不过能把一个平民车做到这么多年,已经算不容易。只是,时代变了,市场需求也变了。现在的懂车人是不是已变成少数?或者,真的是只有那3个还能懂车的人还在坚守?我好奇,那老铁是不是还记得最初买飞度的那一刻。
这内部噢,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一边库存让人头疼,一边品牌似乎在减缓收割节奏。未来怎么走?还剩的几台飞度,真的能撑住市场的最后一站吗?我估计,也得看它下一步怎么调整吧。
(这段先按下不表,希望你别笑我啰嗦太多,想像中还挺有趣的。)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