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半年考已经落下了帷幕,从各家车企的销量表现来看,真是应了那句话:几家欢喜几家忧,一边是小米汽车、问界汽车的供不应求,而另一边一众合资二三线车企却是来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下那些合资二三线车企,看看它们的生存现状到底是个什么状态。
斯柯达
作为上汽大众的同门“师弟”,斯柯达在2016至2018年连续三年销量超过了30万辆,迎来了销量的巅峰时刻,不过在随后其销量却是连年下滑,如今在售的车型也只剩下了5款。
以今年上半年为例,斯柯达速派作为家族中的销冠产品,累计销量仅有2894辆,在它身后是卖出了2317辆的柯米克GT以及1134辆的柯珞克,而曾经的明星车型明锐在上半年的销量只有513辆,柯迪亚克则是卖出了439辆,在刚刚结束的6月份,这5款车型的累计销量也只有1500辆。
在此之前,斯柯达品牌之所以能够被大众所接受,根本性的原因在于旗下的车型与大众品牌共用平台和技术,而且售价更低,虽然在整体的质感上有所欠缺,但作为大众品牌的平替还是合格的。
而随着汽车市场价格战的打响,大众旗下车型也没能摆脱以价换量的处境,如此一来斯柯达品牌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压缩,最终落得了被边缘化的局面。
马自达
相比于斯柯达,一直被称为“小众品牌”的马自达情况略好一些,在6月份有马自达CX-5和昂克赛拉两款车型销量破千,对应的实际销量分别是2937辆和1257辆,另外,像马自达EZ-6、CX-50行也以及CX-30也分别卖出了678辆、451辆以及246辆。
回看整个上半年,马自达CX-5成为唯一一款销量破万的车型,马自达昂克赛拉以及马自达EZ-6的销量也超过了5000辆。
虽然整体的处境强过斯柯达,但马自达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比如“销冠”车型马自达CX-5在终端市场的起售价已经不足12万元,大幅度的优惠依然没能挽救销量下滑的态势。
此外,新推出的新能源车型马自达EZ-6在连续三个月销量破千之后,面对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围剿,6月份销量环比下滑了63%,燃油车市场守不住,新能源市场又攻不下,马自达这下真成“小众品牌”了。
雪佛兰
虽然品牌定位不及别克,但雪佛兰在国内也曾红极一时,2014年,靠着科鲁兹的热销,当年销量达到76.7万辆,不过,从2018年走入降价旋涡后,雪佛兰的销量便开始一路走低。
今年上半年,雪佛兰旗下无一车型销量超过5000辆,科鲁泽以4915辆的表现成为了家族中的“销冠”,在它身后是卖出了711辆的探界者、536辆的探界者Plus以及173辆的星迈罗,中级车迈锐宝XL的销量只有112辆,平均下来月销只有20台,处境相当不妙。
正如刚才所讲的那样,雪佛兰的销量崩盘源自于无休止的降价,继而拉低了品牌调性,随着别克、大众也加入到价格战中来,降无可降的雪佛兰已经不再有性价比。此外,雪佛兰自身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屡屡被消费者所吐槽的内饰设计,十多年来毫无改进,作为中级车的迈锐宝XL,中控台随手摸过去还都是满满的塑料感,如此设计,也难怪消费者不愿意买账。
如今雪佛兰的销量早已不支持其单独设店,在大部分地区其已经与别克品牌并店,展厅内的车型也是以别克品牌为主,对于雪佛兰这个品牌,上汽通用应该是战略性放弃了。
现代/起亚
在2014年,北京现代在国内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14万辆,彼时说它是一线品牌也毫不为过,而在2016年,起亚也迎来了巅峰,年度销量达到了65万辆,不过,随着国产汽车的崛起,以性价比著称的现代和起亚两大韩系品牌在国内销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销量也是一路走低。
1-6月份,北京现代旗下只有伊兰特一款车型销量破万,达到了31122辆,库斯途、途胜以及索纳塔的销量则是只有7000+。这边起亚的状况也好不哪去,半年来只有奕跑卖出了10988辆,赛图斯卖出了7399辆,狮铂拓界的半年度销量是6203辆,纯电车型起亚EV5卖出了2080辆,其余像K5、嘉华的销量则是低于1000辆。
除了自主品牌带来的冲击外,两大韩系品牌在国内的战略也出现了问题,在销量的巅峰时期,放着国外的先进技术不引进,反而在国内玩起了多代同堂的营销策略,虽然短时间内对于销量起到了刺激作用,但对于品牌的伤害却是无形的,随着日系车整体售价的下移以及改款车型设计的跑偏,韩系车的卖点变得越来越模糊。
值得一提的是,与雪佛兰、斯柯达等品牌所不同,韩系这两家车企虽然在国内市场销量受阻,但国内工厂却承担起了出口任务,目前的生存现状倒也落得了个安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