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在刷手机时,无意间看到了工信部十月新车目录的信息,本田CB500SF赫然在列。他心里微微一动,这辆在摩博会上短暂见过实车、让他惦记了好一阵子的四缸街车,终于真的要来了。明年春节后就能骑上,这消息来得比预想的要快得多。他放下手机,不自觉地盘算起自己的存款和明年的安排。
对于像李伟这样每天通勤、周末偶尔跑跑山路的普通骑手来说,选车总是个挺纠结的事。想要动力,又怕太大排量难以驾驭;看重品牌和品质,又得掂量预算。CB500SF的出现,似乎恰好卡在了他这个点上。那台502cc的四缸发动机,52.8千瓦的功率,大概72匹马力,数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踏实。不算过分狂暴,但又绝对够用。他想象着拧动油门时,那种绵密而又持续的动力涌上来,无论是城市里超车,还是山路上的出弯,应该都会从容不少。比上不足,比下却绰绰有余,这种定位反而让人感到一种实际的安心。
188公斤的整备质量,也是个让他觉得舒服的数字。以前试过朋友更重的车,挪车、掉头时总觉得是个负担。CB500SF这个重量,感觉就算是刚从小排量换过来,适应起来也不会太吃力。既能找到点重车的稳定感,又不至于在日常通勤中成为麻烦。1412毫米的轴距,听起来是工程师精心计算的结果,短一点可能太活跃,长一点可能欠灵活,现在这样,大概就是为了兼顾日常和偶尔的撒欢。他心里嘀咕,本田在这些基础设定上,一向拿捏得准。
真正让李伟觉得这份等待可能值得的,是那个日本原产的ABS细节。安全这东西,平时感觉不到,关键时刻却一点都不能含糊。知道关键的安全部件是原装进口,用的和全球其他市场一样的标准,心里莫名就多了层底气。虽说希望永远用不上它,但有和没有,有好和一般,那种心理上的差别还是挺大的。下雨天,或者路上突然冒出个什么情况,能多一分可靠,比什么都强。
价格自然是最挠心的问题。消息是好事,但最终还得看数字。李伟知道,本田的牌子在那里,四缸的成本在那里,再加上这些看得见的配置,肯定不会太便宜。他默默在心里划了条线,希望最终定价能落在某个让他觉得“咬牙能够得着”的范围内。太贵了,就只能继续观望;如果合适,或许明年开春,就能给自己一个惊喜。他身边几个同样关注这车的朋友,这几天群里聊的都是这个话题,兴奋里都带着点对价格的忐忑。
想想也挺有意思,一辆还没正式上市的车,竟然能让人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盘算。可能就是因为CB500SF看起来哪方面都算不上极致,但组合在一起,却显得特别均衡,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正好对应了大多数普通人实际、琐碎的骑行需求。不需要它是天下第一,只需要它在需要的时候,能可靠、顺手地完成任务。
距离春节还有段时间,等待的过程可能有点磨人。但有了明确的时间表,这种等待反而变成了一种有盼头的事情。李伟甚至开始想,如果真入手了,要不要添置哪些配套的装备。这种由一辆车引发的、对不久之后生活的小小憧憬,本身也挺让人享受的。
CB500SF就是这样一辆车,它没想用夸张的数据吓唬人,而是试图用一种更温和的方式,切入骑手们的真实生活。它提供的是一种可能性,一种在能力范围和实际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的选择。对于李伟这样的人来说,这种“刚刚好”的诱惑,往往比纯粹的“强大”更有力量。
现在能做的,似乎就是静待春节过后的那个答案了。价格,将是最后的谜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