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L3进入最终敲定阶段
2025年7月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合驾驶辅助及有条件自动驾驶事故判定及数据协作规范》标准意见沟通会,一套旨在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建立统一安全标准的全新国家级法规已进入最终敲定阶段。
中国批准L3,将助力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加速降维打击国外汽车品牌。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花了至少3个“五年计划”强力推动。
2020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17.90554万辆。2024年,比亚迪销售新能源汽车427万辆,跻身全球十强榜单第五名。同时,比亚迪创造了累计下线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
未来5年,比亚迪可能超越丰田、大众,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
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打赢全球汽车上半场的代表性车企。
L3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下一个战略制高点,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华为ADS 4代表中国打赢L3、L4上半场比赛。
2019年5月,美国开启对华为全方位绞杀。同月,华为车BU成立。
2024年4月24日,华为发布乾崑ADS 3.0和鸿蒙座舱,华为发出“引领全球汽车第二个百年变革和乾崑已定智在必行”的企业愿景。
2025年4月22日,华为发布乾崑ADS 4和鸿蒙座舱5。
华为全球首发高速L3解决方案。
于是乎,全球L3智能电动汽车,进入中国时代。
中国批准L3商用,最终在全球范围内,为中国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规则制定和技术输出,赢得先机。
中国L3新规的最终落地,不仅将深刻地重塑中国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其所倡导的安全理念和技术标准,也必将对全球汽车产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路透社7月4日,在以激烈竞争和快速迭代为标志的全球智能驾驶竞赛中,中国监管机构正踩下了一脚关键的“点刹”。本周,一套旨在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建立统一安全标准的全新国家级法规已进入最终敲定阶段。这一举措,被广泛视为北京方面在经历了一系列备受关注的交通安全事件后,为国内狂飙突进的汽车产业设定“安全护栏”的决定性行动。它向所有雄心勃勃的汽车制造商,特别是那些以智能驾驶作为核心卖点的新势力,传递出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技术创新的“军备竞赛”必须以公共安全为绝对底线,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更规范、更审慎的智能驾驶新阶段即将开启。
中国L3法规出台,也是试金石,检验哪些主机厂具备L3能力,哪些主机厂在裸泳。
L3级自动驾驶,即允许驾驶员在特定条件下“脱眼”和“脱手”,被视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下一个战略制高点,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中国L3批准落地,标志着中国进入L3时代。
20万元以上的智能电动汽车,没有L3,很难与友商竞争。
这必将加速中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洗牌。
在L3法规出台之前,部分车企为了多卖车,竞相打出端到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第一名或自动驾驶第一名梯队,这是真实的谎言!
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催生了对技术能力的“过度营销”和“模糊宣传”等问题,使得部分消费者对车辆的真实能力产生了误解,误认为L2或L2+级别的辅助驾驶等同于完全的自动驾驶,从而在实际使用中放松了警惕。近期涉及一些网红车型的交通事故,虽然事故责任仍在调查中,但已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公众对辅助驾驶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广泛担忧,并成功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重视。
中国批准L3商用,并非意在扼杀创新,恰恰相反,它是在为更高阶的L3级(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及以上的技术落地,铺设一条更安全、更可持续的道路。中国已经批准了部分车企在指定的试点区域开展L3级自动驾驶的道路测试。因此,这套新安全法规的出台,可以被理解为是在大规模推广L3技术之前,建立起一套全国统一的、以安全为核心的准入和管理框架,确保技术的发展不会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
在智能驾驶技术狂飙突进的时代,中国即将落下关键一子。综合相关消息显示,中国将于2025年8月或9月正式批准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商业化运营。这一决定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紧随一套国家级智能驾驶安全新规的最终落地——该法规被视为中国为狂飙的产业套上“安全缰绳”的决定性行动。
安全先行,为新阶段铺路
新规直指行业痛点。针对此前L2/L2+功能宣传模糊引发的消费者误解和安全担忧,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规则将严格厘清各级别(尤其是L2与L3)功能边界,严禁车企“超卖”技术能力。同时,法规祭出两大技术硬性要求:
先进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确保驾驶员在辅助驾驶状态下时刻保持警觉与接管能力;
强化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充当“黑匣子”,为事故责任认定提供不可辩驳的数据依据。
破局L3,抢占全球高地
这套被行业称为“中国安全护栏”的规则,核心目标绝非扼杀创新,而是为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扫清障碍。L3技术允许驾驶员在特定条件下脱手脱眼,被视为全球汽车工业竞争的下一个战略制高点。中国已批准部分车企在试点区域进行L3道路测试,8月的商用批准将是关键里程碑——标志着技术从实验室和封闭区域真正驶入公共道路,接受市场检验。
“中国标准”影响全球格局
相较于欧美或分散、或谨慎的监管节奏,中国展现出独特模式:以国家级顶层设计协调行动,在创新竞速与安全风险间寻求平衡。
短期看,新规为企业研发与营销带来更严约束;
长远而言,统一、清晰且强制的安全标准,是建立消费者信任、避免技术滥用引发社会反弹的基石,更能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心剂。
当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功能研发上已超越多数外国对手之际,安全新规与L3商用批准的双重里程碑,将深刻重塑本土市场格局。其所倡导的安全理念与技术标准,也将伴随中国智能汽车的全球输出,为世界汽车产业的未来演进烙上鲜明的“中国印记”。
在通往自动驾驶未来的道路上,中国正以安全为舵,全力驶向下一个技术深水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