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咱聊点带劲儿的!
长城汽车,这可是咱自主品牌里的老牌劲旅,最近却闹了场不小的人事变动,震动不小,牵涉面也挺广!
魏牌、欧拉、坦克,这三大顶梁柱品牌,掌舵人都换了!
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玄机?
是壮士断腕求生,还是情急之下乱了章法?
今天咱就来抽丝剥茧,好好分析分析。
长城汽车,这名号谁人不知?
当年哈弗H6那可是卖疯了,放眼望去,满大街跑的SUV,十辆里头能有七八辆是它。
可这几年,新能源这股风刮得猛烈,长城似乎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销量增长放缓,利润也开始下滑,这日子,不好过啊!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长城开始“动真格”了。
先说魏牌,这牌子定位高端新能源,名字挺时髦,可销量一直不尽如人意。
九年换了十任主事者,这频率,比我换手机壳还快!
这次接棒的是冯复之,据说之前在新势力那边混过,在理想、小鹏都待过,销售方面是把好手。
再说欧拉,长城旗下的纯电品牌,主攻女性市场。
车身娇小,造型讨喜,也曾赢得不少小姐姐的喜爱。
可这几年,竞争对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欧拉的优势也逐渐消退。
七年换了七个领头人,平均一年一换,这简直是“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次接任的是吕文斌,长城的老臣了,技术底子深厚,希望能给欧拉带来一些新的技术突破。
再说坦克,长城旗下的硬派越野品牌,专为那些向往诗和远方的硬汉打造。
坦克300一上市就成了爆款,加价提车都成了常态。
不过,近来坦克品牌的销量也出现了一些颓势。
这次接替刘艳钊的是常尧,之前主管用户运营,看来长城是想在客户服务上多下功夫。
魏牌要攀登高端,欧拉要深耕纯电,坦克要玩转越野,这三个品牌都是长城汽车的命脉。
这次同时换帅,足见长城对这三个品牌寄予厚望,也表明它对现状并不安于现状。
那么,长城汽车频繁换帅,真的能药到病除吗?
先看魏牌,九年十换主事者,这说明什么?
说明魏牌的定位始终摇摆不定,战略方向也在不断调整。
一会儿想与BBA比肩,一会儿又想走亲民路线,结果两头都没讨好,把自己给弄迷茫了。
这次请来有新势力背景的冯复之,或许能给魏牌带来一些新思路。
毕竟,新势力在营销和服务上,确实有值得传统车企借鉴的地方。
然而,新势力并非万能灵药。
他们擅长讲故事、玩营销,但汽车归根结底是工业产品,最终还是要靠过硬的产品力说话。
如果魏牌的产品本身不行,光靠营销是难以维系的。
而且,新势力的那一套,在传统车企里能否顺利推行,也是个未知数。
毕竟,传统车企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与新势力存在显著差异。
再看欧拉,七年七换领头人,这说明什么?
说明欧拉的品牌定位虽然清晰,但产品竞争力有待提升。
欧拉最初凭借“猫系”车型走红,但后续推出的车型,要么是换汤不换药,要么是设计过于超前,难以获得市场认可。
这次换上技术出身的吕文斌,或许能给欧拉带来一些新的技术亮点,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纯电市场竞争白热化,特斯拉、比亚迪等巨头都在不断推出新款车型,欧拉想要突出重围,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欧拉的品牌形象已经固化,想要扭转消费者的认知,也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再看坦克,独立四年,才换了第二任主事者,这算是比较稳健的了。
坦克300的成功,印证了长城在硬派越野车领域具备实力。
然而,坦克品牌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硬派越野车市场相对小众,增长空间受限。
另一方面,坦克品牌的车型售价较高,难以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这次换上用户运营出身的常尧,或许能给坦克品牌带来一些新的客户增长点。
总而言之,长城汽车这次人事调整,是一场大刀阔斧的变革,也是一次充满未知的尝试。
换帅能否奏效,关键在于新帅能否找准航向,能否带领团队取得佳绩。
正如《史记·货殖列传》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汽车市场亦是如此,唯有顺应时代潮流,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换帅,长城汽车还面临其他一些挑战。
比如,技术路线的抉择。
长城汽车在插电混动、纯电、氢能源等多种技术路线上均有布局,但似乎没有形成一个特别突出的优势。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技术路线的抉择至关重要,一旦选错,可能会导致整个企业陷入泥潭。
还有,渠道的拓展。
长城汽车的传统渠道主要依赖经销商,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直营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长城汽车也在尝试构建直营渠道,但进展相对缓慢。
如何平衡传统渠道与直营渠道的关系,也是长城汽车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还有,品牌形象的重塑。
长城汽车的品牌形象相对传统,缺乏年轻化、科技感。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品牌形象的重塑至关重要,如果品牌形象落后于时代,可能会导致客户流失。
归根结底,长城汽车这次人事调整,仅仅是一个开端。
想要真正摆脱困境,长城汽车还需要在技术、产品、渠道、品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革新。
最近长城汽车还发布了半年度业绩快报,营收实现了增长,但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
这说明什么?
说明长城汽车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成本管控方面还有待加强。
颇为玩味的是,长城汽车将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归结为“启动新的产品周期”、“构建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加大新车型、新技术的上市宣传及品牌提升”。
这番说辞冠冕堂皇,但说白了,就是投入增加了。
长城汽车的投入是否物有所值?这恐怕要交给时间来检验了。
各位车友,你们认为长城汽车这次人事调整,能否助其摆脱困境?
你们更看好魏牌、欧拉还是坦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真知灼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