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茶走进北非 靖安如何乘此“东风”做强茶产业?

观天下,看大江!大江新闻客户,最权威的新闻发布!最新鲜的信息资讯!最精彩的现场直播.......你想看的,全在这里!关注我们妥妥没错!赶紧戳二维码关注

图片


撰文|《政事一周》栏目杜宇蔚

全文共1862字,阅读约需4分钟


图片


当地时间5月9日,“茶和天下”·雅集暨“江西风景独好”摩洛哥“江西日”活动圆满举办。其中,“青花兰韵·遇见江西”茶文化展示让摩洛哥观众在观茶、品茗中,感受江西茶文化的魅力。


此前,还有两名身在江西的摩洛哥留学生走进靖安县的茶园,沉浸式体验当地茶文化。当日,了解并体验采茶、炒茶、点茶、做艾饼等工艺流程后,她们直呼:“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味道!”


江西茶文化主动走向海外,而海外友人来中国实地体验茶艺,一来一往的双向奔赴下,靖安白茶等江西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知名度更高、传播度更广。


除了积极开拓全球市场,靖安白茶还致力于深耕国内市场。


今年4月8日,“茶香引才·相约靖安”暨第五届靖安白茶品牌推广会在当地举行。


会前,来自省内外50余家茶企、20余位科研专家及100余名采购商沿“武侠茶厂-茶立方-靖安茶叶加工中心-白茶文化街”路线实地参观考察,了解从基地到市场、从茶青到茶叶、从茶叶到市场的品牌销售全流程。


此次推广会上,靖安县还提出,要把白茶产业作为强县富民产业来抓,加快推进白茶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做优品种、做好品质、打响品牌,推动白茶走向更广阔市场,为当地建设“文旅美县、生态名县”助力添彩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靖安县白茶种植面积达5.56万亩,带动1.5万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2024年靖安白茶品牌价值攀升至14.55亿元,连续6年稳居“江西农产品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前列。


靖安白茶其品牌价值的增长,得益于当地县委、县政府的持续重视、不断推动。


3月14日,靖安县要求属地乡镇协助茶企及早精心安排,全力做好春茶采摘、加工、生产、销售工作,全力打好春茶生产主动仗。


要持续做精做深靖安白茶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推动产业品牌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不断提升产品区域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


3月24日至27日,在浙江安吉,靖安考察团来到中国白茶城、宋茗茶博园以及县乡投公司中国白茶城靖安专卖店等地,了解安吉白茶全产业链发展情况和茶旅融合先进经验。


由于同样以白茶作为特色优势产业,靖安县强调要充分吸收和转化运用安吉的成功经验和实践做法,发挥好靖安白茶文化街、茶叶研究中心最大效益,深入挖掘靖安白茶文化历史,将靖安白茶的品牌核心价值与文化深度融合


要强化全链条品质管控,推进全县茶叶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升靖安白茶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不难发现,靖安县正通过一二三产融合,以全产业链推动茶产业发展。当地还将全力讲好“靖安故事”,赋予白茶历史和文化价值,让白茶为当地创造更多产值,助力群众增收。


正如3月3日靖安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靖安要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农业产业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强化品牌赋能,促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作为绿色、特色农产品,茶叶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通过推动茶产业等绿色产业发展,靖安要达成怎样的发展成果?今年靖安县政府工作报告定下了发展目标。


报告提出,要强攻生态工业,树牢“无工不富”理念,以最强决心、最大力度推动工业实力提级跃升,全力打造江西绿色大健康产业承载地。


要培优精品农业,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唱响“靖品·净安”区域公用品牌,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出靖进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要做靓特色文旅,积极策应省会引领战略和建设文旅美县要求,做长链条、做强引擎、做活业态、做旺营销,推动文旅消费提振跃升,全力打造南昌都市圈旅游度假首选目的地。


因此,大力发展茶产业,对靖安县的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产业融合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靖安是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县、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森林覆盖率达84.25%。做强茶产业,是靖安做大绿色生态这一品牌、壮大这一优势的有力举措。


为强攻生态工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4月11日,靖安举行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


会议强调,要围绕建设“文旅美县、生态名县”目标定位,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地


还要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等改革试点,探索更多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不断唱响靖安“两山”转化品牌。


欢迎各设区市、厅局和县区提供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联系电话:15870672211。


校对|杜宇蔚


图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