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是理想汽车的品牌Slogan,也是其近年来赢得市场的重要法宝。深耕家庭用户、打造全家都满意的产品,使其在中国家庭群体中树立了良好口碑。作为理想汽车L系列的首款车型,理想L9自上市起便为这一理念奠定了基调。近期,理想汽车为全系车型带来了智能焕新版,并举办了一场涵盖操控、安全、辅助驾驶等维度的深度试驾活动。通过此次试驾,来看看这款外观变化不大的改款车型,都进行了哪些实质上的进化。
外观:仅细节做出调整
作为年度改款车型,评测车在设计上的变动不大,仅进行了部分细节优化,因此本篇试驾文章我们会将更多的篇幅放在对重点变化的介绍上。整车依旧延续理想汽车L系列的家族风格,车头采用贯穿式日行灯+分体大灯的组合,尾部则为简洁的贯穿式尾灯,辨识度依旧出色。
细节上,评测车新增雅灰特别版冷光漆,低饱和度的色调带来了高级质感,与旗舰SUV的气场十分契合。此外,其还升级了ATL全天候激光雷达,体积缩小60%、功耗降低55%,性能更优。另一个明显变化是新增的金色装饰套装,包括哑光金饰条与21英寸暗金色轮毂,营造出了更强的视觉质感。所配备的轮胎为米其林Pilot Sport 4 SUV,规格为265/45 R21,兼顾干湿地抓地性能,表现均衡。
内饰:智能座舱是升级重点
内饰方面,评测车延续了理想汽车一贯的极简设计风格。方向盘集成4.82英寸液晶仪表,中控屏与副驾娱乐屏采用贯通布局,视觉统一感很强。内饰用料上,大量软性皮质包覆依旧到位,整体豪华氛围营造得较为出色。
尽管整体布局变化不大,但部分配置却迎来了明显升级。例如,备受关注的后排“大彩电”升级至21.4英寸,在不影响前排座椅调节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并且支持杜比视界和低蓝光认证,观影体验进一步提升。同时,扬声器系统还具备前后双音区功能,即便前后排乘客分别观影或听歌,也能实现音频互不干扰,提升了整车的娱乐体验。另外,流媒体内后视镜也进行了优化,视野角度拓展至近似人眼的120°,并具备防眩目、防反光、防雨滴功能,实用与安全性明显增强。
此次评测车在智能座舱方面进行了大幅升级,接下来我们逐一为大家分享。首先,语音助手“理想同学”拥有了全新的3D毛绒形象,不仅外观更显亲和,还能根据不同模式切换形态,增强了人车交互的温度感。
其次,语音交互功能显著增强。例如,只需一句“帮我用星巴克点一杯大杯冰美式”,车机便可通过内置App完成下单,用户仅需在支付前进行确认,随后即可通过车内摄像头完成支付。这项功能真正让车机具备了“个人助手”的能力,日后还可支持快递查询、演出票务查询预订、生活缴费等功能,显著提升用车便利性。
此外,“理想同学”还具备日程记忆功能。用户可预先通过语音告知未来的日程安排,日后如有遗忘,只需询问即可轻松回顾。未来,该系统还将支持定时提醒,功能愈加丰富和成熟。
舒适性配置方面,评测车配备分段式不可开启天窗,并提供有物理遮阳帘,可直接避免夏季在车内被暴晒的尴尬局面。座椅采用真皮材质,填充物柔软,前两排座椅头枕软垫十分舒适,第二排还提供了独立座椅,带来了头等舱般的乘坐感受。主/副驾驶座椅均支持12向电动调节,前两排座椅具备加热、通风、按摩功能,整体舒适性配置十分完善。
性能:双腔双阀空悬是亮点
评测车搭载1.5T发动机与前后双电机组成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113kW,电动机总功率为330kW,总扭矩达620N·m。动力电池配备容量为52.3kWh的三元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280km,CLTC综合续航为1412km。
在动力方面,评测车与老款车型保持一致,故而我们只做简单阐述,将笔墨留给辅助驾驶部分。得益于前后双电机系统,其动力输出可轻松应对庞大的自重,无丝毫乏力感。同时,电四驱形式还可在复杂路况下提供出色的稳定性。制动方面,踏板脚感柔和,制动力释放线性,既易于掌控,也可在大力制动时保障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辅助驾驶方面,评测车迎来了全面升级。除前文提到的激光雷达外,硬件上还配备了全新的英伟达Drive Thor-U辅助驾驶芯片,算力高达700 TOPS,理想汽车也由此成为首个交付搭载该芯片车型的品牌。
从我们在城区道路的实际体验来看,评测车所搭载的理想AD Max辅助驾驶系统整体表现相当成熟,非常接近经验丰富的“老驾驶员”。例如在路口转弯时,它会通过缓行避让两侧来车,既保证通行效率,又避免强行变道带来的碰撞风险;面对加塞或突发状况时,系统不会骤然急刹,而是缓慢制动并观察两侧车况,之后择机变道,有效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性。在拥堵路况下,其并线逻辑也颇为聪明,虽然果断性略逊于人类驾驶员,但依然能在合理时机完成变道操作,整体表现值得肯定。
此外,评测车的理想AD Max辅助驾驶系统还升级了最新的VLA司机大模型,这项功能无疑将辅助驾驶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通过语音指令,车辆不仅能识别并完成“左转”、“右转”等基础操作,实测中当我们下达“前往地下车库B区停车”的指令后,评测车可精准识别地库指示标志,自主驶入目标区域并完成泊车,整个过程顺畅自然。可以说,VLA司机大模型的加持,让其真正具备了“听得懂、做得到”的智能能力,离“像人一样驾驶”更近了一步。
作为年度改款车型,评测车在延续原有舒适性的基础上,重点对操控性能进行了强化,这一提升得益于全新配备的双腔双阀魔毯空气悬架,它也是首款标配该规格空气悬架的中国品牌量产车型。
在这套系统的加持下,车辆高速转向时的侧倾抑制能力显著提升,最大可减少24%;起步抬头与刹车点头的俯仰幅度也降低了12%。我们实测对比了其与2022款理想L9(单腔单阀空悬)和2024款理想L9(双腔单阀空悬)在60km/h紧急避让中的侧倾表现,评测车在动态稳定性方面优势巨大,侧倾幅度明显更小,过弯时信心也更足,乘坐舒适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空间:三排均可舒适落座
评测车采用2+2+2形式的三排6座布局(受限于试驾时间,照片未能全面展示所有座椅的乘坐空间,敬请谅解),身高180cm的体验者在前排就座后,头部及横向空间表现出色。第二排为独立座椅,宽大舒适,配备独立扶手,乘坐体验颇似传统MPV。座椅支持多向调节,调至最靠后位置时,空间感与舒适性均达上乘水准。
通过第二排中间通道可轻松进入第三排。当第二排调整至腿部空间为1拳3指时,体验者在第三排的头部空间约为3指,腿部空间约为1拳,足以保障满载六位成年乘客时的乘坐空间需求。
在储物空间方面,评测车表现十分出色。前、中、后三排均配备与乘员数对应的杯架,左右车门的储物格容积也颇为可观,日常使用非常便利。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排还配备了车载冰箱,不仅有效扩展了储物能力,还可为乘客提供饮品和食物的保温功能,照顾相当周到。
根据官方数据,评测车后备厢常规容积为332L,可扩展至1191L,具备较强的装载灵活性,能轻松应对日常所需。后备厢内部空间十分规整,左右两侧配有照明、锚点及挂钩等实用配置。第三排座椅支持电动放倒,且可通过调节车身高度,进一步提升取放物品的便利性,功能表现相当出色。
安全:AES表现惊艳
安全配置方面,评测车搭载了丰富的主/被动安全配置。诸如主/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前/后排侧气囊、前排中间气囊、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后方碰撞预警在评测车上均有配备,可以有效提升行车安全性。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小彩蛋:在本次试驾中,我们还测试了理想L6搭载的AES(增强型自动紧急避让)功能。当系统判断即将发生追尾,且相邻车道具备避让条件时,车辆可自动变道,主动规避风险。我们多次在120km/h的高速状态下模拟追尾场景,AES功能均可成功介入并完成避让,化险为夷。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功能在理想L9智能焕新版上同样配备。
总结:
理想L9智能焕新版在保持原有舒适性和豪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操控性能、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能力。无论是更聪明的语音交互、更具人性化的智能助手,还是覆盖更多场景的驾驶辅助系统,都让这款旗舰SUV的体验再上一个台阶。它不仅是一台“移动的家”,更是一位真正懂你的“智能出行管家”。对于追求全能表现的家庭用户而言,理想L9智能焕新版这不止一点点的进化,是对每个家庭最大程度的呵护与关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