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老司机用6万公里换刹车片反而更安全

你有没有碰到过这种状况:一位驾龄五年的老铁,眉飞色舞地跟你叨叨,刚把刹车蹄片给换了,上次动这玩意儿还是前年。

你心里嘀咕,我这车开了两年,都伺候过两回蹄片了!

难不成是我脚法太糙?

驾驶老司机用6万公里换刹车片反而更安全-有驾

这事儿,还真不好一概而论。

甭管都是抡方向盘,里面的道道可忒多了。

有人换蹄片勤快得像倒腾手机壳,有人却能把一副蹄片用到地老天荒。

难不成说,刹车蹄片的更替频次,真能瞧出一个人的驾驶段位?

先说说这蹄片,它就是个易耗件,跟电瓶一个德行,用着用着就乏力了。

踩脚刹的时候,蹄片和刹车鼓(或者盘)蹭来蹭去,产生制动力,车才能戛然而止。

这“蹭”的过程,就是蹄片逐渐变薄的过程。

寻常来说,三五万公里换一副蹄片挺司空见惯的。

但你要是六万公里开外才撸起袖子换,那没准就有点绝活了。

咋这么说?咱来掰扯掰扯。

回想一下你开车的场景,是不是时常撞上这种状况:前面红灯高悬,你一脚地板油怼上去,眼瞅着到路口了才猛踩刹车?

抑或,在道上跟人较劲,一会儿油门到底超车,一会儿急刹规避?

这种开法,油耗呼呼往上涨不说,蹄片也遭罪啊!

可那些“老炮儿”呢,他们是怎么驾驭的?

他们会提前预判路况,老远瞅见红灯就松油门溜车,借助车辆的惯性缓缓降速。

驾驶老司机用6万公里换刹车片反而更安全-有驾

下陡坡的时候,他们会用低档位拿发动机制动,减少脚刹的施用。

这种开法,既省油,又呵护蹄片。

说白了,就是懂得合理调度车辆的动能,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靠脚刹来摆平所有难题。

这就好比高手过招,讲究的是以柔克刚,而不是硬碰硬。

当然,开车稳不稳当,跟急给油、急刹车也脱不开干系。

菜鸟司机容易亢奋,一脚下去,又赶紧踩脚刹。

老司机则更看重平顺,用油门拿捏车速,保持安全距离。

这种四平八稳的驾驶习性,不仅能抬高行车安全性,还能削减蹄片的损耗。

先见之明也很要紧。

高明的驾驶员能提前洞悉周遭车辆和行人的动向,提前做出应对。

比方说,瞧见有人要横穿马路,他们会提前松油门降速,而不是等人挪到路中央了才猛踩脚刹。

这就好比弈棋,高人能提前几步瞧见棋局的演进,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维系安全距离,也是一个关键点。

紧贴前车,一旦爆发突发状况,只能跟着急刹。

而保持一定的空当,就有更多的反应时间和腾挪空间,可以轻点脚刹,甚或变道规避。

驾驶老司机用6万公里换刹车片反而更安全-有驾

会变道,听起来好像不费吹灰之力,但实际上也是一种驾驶窍门。

新手司机变道瞻前顾后,容易导致后方车辆添堵。

而老手则能迅疾、果决地完成变道,省去不必要的减速和脚刹。

再有一点,合理筹谋路线也很要紧。

谁也不想堵在路上,走走停停。

与其碰运气,不如提前用导航瞅瞅哪条路更顺溜。

这样不光心情舒畅,也能削减车辆的折旧。

能把以上这些都做到位,蹄片自然用得慢。

但这可不是说,该用脚刹的时候抠抠搜搜。

安全摆在首位,该踩还得踩!

只是说,要尽量规避那些多余的脚刹。

说回到正题,蹄片更替频次高,也未必就说明驾驶技术拉胯。

有些人兴许经常跑山道,抑或经常在市区拥堵路段溜达,脚刹的施用频率自然会更高。

还有一些人,可能对车辆的养护比较上心,稍有瑕疵就赶紧更替。

因此,用蹄片更替频次来品评一个人的驾驶段位,只能当个参考,不能一概而论。

归根结底,驾车这档子事,安全才是定海神针。

对了,下回伺候蹄片的时候,不妨问问修车老师傅,瞅瞅你的蹄片磨损情景。

说不定,你能从中讨教到一些驾驶锦囊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