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Jeep这个牌子,很多人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词可能就是“硬派”和“情怀”。
曾几何时,开上一辆Jeep,就好像是城市生活里对远方和越野的一种宣告,代表着一种自由不羁的生活态度。
正是因为这份特殊的情感寄托,许多人不惜加价排队,也要把这个来自美国的传奇品牌开回家。
但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美好的梦,醒得如此之快,如此残酷。
广汽菲克,也就是Jeep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在2022年正式申请破产,留下了一地狼藉和几十万茫然无措的中国车主。
他们手里的车,从曾经的骄傲,变成了如今一个烫手的山芋,修也不是,卖也不是,这背后的辛酸和无奈,值得我们好好聊一聊。
时间倒回至2017年,那时候的广汽菲克Jeep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那一年,它在中国市场创下了超过22万辆的销售纪录,这个数字在当时的合资品牌里相当亮眼。
大街小巷上,自由光、指南者这些车型随处可见,它们凭借着独特的设计和Jeep品牌的光环,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很多人觉得,买Jeep,买的是一份安心,一个大品牌的保障。
然而,这份风光的背后,危机的种子早已埋下,并且很快就生根发芽,长成了谁也无法收拾的烂摊子。
从年销二十多万辆,到2022年上半年销量跌至不足两千台,这种雪崩式的下滑,速度快得让人咂舌。
很多人会把原因归结为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但只要我们稍微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把锅全甩给市场变化,实在是太小看Jeep自己“作”的能力了。
问题的根源,首先出在了最核心的产品质量上。
一辆车,不管品牌故事讲得多么动听,最终还是要靠质量说话。
而Jeep恰恰在这最基本的一环上,摔了最狠的跟头。
从2018年开始,关于Jeep发动机严重烧机油的投诉就如同潮水般涌来。
车主们在网上苦中作乐,调侃说自己的车“不是在去修理厂,就是在去修理厂的路上”,甚至还有“今天的机油明天还在烧”这样的黑色幽默。
这个问题闹得沸沸扬扬,甚至还被央视的3·15晚会点名曝光。
按理说,被国家级媒体这样一监督,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车企都应该立刻行动起来,拿出解决方案,进行召回,安抚消费者。
但广汽菲克的做法却让人大跌眼镜,他们基本上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度,既不正面回应,也没有大规模的解决方案,仿佛这件事跟自己没关系一样。
这种对产品缺陷的漠视,是消耗消费者信任的第一步。
如果说烧机油还只是让人烦心,那么变速箱的问题就足以让人惊心了。
大量车主反映,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车辆会突然失去动力,甚至在高速上熄火,方向盘锁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质量问题,而是严重威胁到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
当心有余悸的车主把车拖到4S店寻求说法时,得到的答复往往不是技术层面的检修和解释,而是一句轻飘飘的“这是您的驾驶习惯不好导致的”。
把产品自身的设计缺陷,简单粗暴地归咎于消费者,这种傲慢的态度,彻底浇灭了车主们最后一丝希望。
信任的堤坝,就是这样被一次次不负责任的“甩锅”给冲垮的。
当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已经烂到根子里的时候,广汽菲克的两位“家长”,中方的广汽集团和外方的Stellantis集团(由菲亚特克莱斯勒和PSA合并而来),非但没有携手救市,反而上演了一场公开的“内斗”。
2022年初,外方在没有和广汽集团商量的情况下,单方面对外宣布,要把自己在合资公司里的股份从50%提升到75%。
这种做法在商业合作中是非常不尊重的,无异于直接打脸合作伙伴。
广汽集团随即也发表声明,对此表示了极大的不满。
这场股权之争,让本就岌岌可危的合资公司雪上加霜,双方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一个企业,内部都乱成了一锅粥,高层离心离德,又怎么可能指望它能生产出好产品,提供好服务呢?
最终,这场闹剧以广汽菲克在2022年10月正式申请破产告终,账面上还背着高达近120亿元的巨额债务。
公司倒了,对于高管和股东来说,可能只是商业上的一次失败,但对于那几十万把血汗钱投进去的Jeep车主来说,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首先,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修车和保养。
曾经遍布全国的4S店体系一夜之间崩塌,绝大部分都关门大吉。
车子出了问题,连个说理和维修的官方地方都找不到了。
车主们只能去外面的修理厂,但问题又来了,配件去哪找?
由于工厂停产,原厂配件变得极其稀缺,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有位车主换一个半轴总成,在汽配城找了半天,最后找到一个拆车件,价格居然比当年新车上的原厂件还要贵出三成。
这哪里是修车,简直就是被趁火打劫。
其次,二手车的价值更是跌到了冰点。
一辆当年落地小二十万的自由光,开了三年,如今在二手车市场上挂8万块钱都鲜有人问津。
二手车商就算把价格砍到四五万,收车时也是一脸嫌弃,因为这车砸在手里很难卖出去,占着资金和地方。
这意味着,车主们不仅要忍受车辆本身带来的各种麻烦,还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资产大幅度缩水。
当年为了“情怀”和“硬派”多花的钱,如今连个响都听不见了。
很多人说,这是传统燃油车的悲哀。
但看看同类型的国产品牌,比如长城旗下的坦克300,同样主打硬派越野,却卖得风生水起,一车难求。
坦克300不仅在产品力上紧跟市场需求,在服务上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提供免费的道路救援和持续的系统升级。
两相对比,Jeep的失败,根子还是出在自己身上:产品质量不过关,还偏偏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态,不尊重中国消费者,也不尊重中国的合作伙伴。
最终,被市场和消费者抛弃,是必然的结局。
而在这场商业溃败中,最无辜、最受伤的,永远是那些当初满怀信任,省吃俭用买车的普通老百姓。
他们如今手握着一把没用的车钥匙,看着那台曾经象征着梦想的车,剩下的只有无尽的烦恼和叹息。
这个教训也告诉我们,买车确实不能只看品牌光环,更要看这个品牌背后的企业,是否真的把消费者放在心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