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汽车不仅能自动避让障碍物,还能像朋友一样记住你的生日?或者在你和家人讨论旅行计划时,突然插话提醒:“上次你忘带三脚架了,这次可别漏哦!”这听起来像科幻片里的情节,但现在的汽车已经开始朝着这个方向狂奔了。最近,一家叫商汤绝影的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绝影千机”的AI内核,直接让汽车的操作系统“进化”了。这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它让车机不再是冷冰冰的屏幕,而是成了一个会思考、会学习、甚至会陪你聊天的“灵魂伴侣”。
---
一、让汽车“活过来”的秘密武器
传统汽车的中控系统,就像一台只会执行指令的老式收音机——你点导航它就导航,你放音乐它就放音乐。但商汤绝影这次发布的“绝影千机”,彻底打破了这种被动模式。这个AI内核的核心是三个“超能力”:
1. 多模态大模型:它能同时理解语音、图像甚至车内人的表情。比如你指着窗外说“那家奶茶店看起来不错”,它不仅能听懂,还能自动搜索店铺信息,甚至提醒你“这家店的招牌是芋泥波波,低糖版热量120大卡”。
2. 类人记忆框架:系统会默默记住你的习惯。比如你每次上车都要调低空调温度,一周后它就会主动问:“今天也调到23℃吗?”更厉害的是,它还能推测车内人的关系。如果是爸妈和孩子一起乘车,它会自动切换到儿童友好模式,播放儿歌或科普故事。
3. 智能体管家:这不是简单的语音助手。当你和朋友们争论晚餐吃什么时,它能综合每个人的位置、口味偏好,甚至天气状况,给出最优解——“张先生住浦东爱吃川菜,李女士在静安想减肥,推荐折中点:陆家嘴的轻食川菜馆”。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有观众亲身体验了这套系统。一家四口讨论去云南雨崩徒步,系统突然插话:“王先生,您上次在黄山忘带三脚架,这次需要我提醒吗?”全车人都惊呆了——这哪里是机器,分明是个细心的旅行管家!
---
二、从“工具”到“家人”的真实蜕变
过去的车载系统再智能,本质上还是工具。但商汤绝影的“家庭新成员”New Member功能,让汽车真正有了“人格”。升级后的版本展示了几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场景:
- 情感雷达:一对情侣为出行方式吵架,女生赌气说“你根本不在意我”,系统立刻察觉情绪波动,先是安抚女生:“他选了自驾可能是想和你独处呢”,接着给出方案:“高铁2小时直达,沿途风景好,要不要试试?”
- 多人对话黑科技:四个同事下班后商量聚餐,系统能同时听懂四个人的需求——有人想早点回家,有人要控制预算,还有人海鲜过敏。最终它找到一家人均150元、避开过敏原、距离大家折中位置的本帮菜馆,连停车位都查好了。
- 健康守护神:通过车内摄像头和传感器,系统能监测驾驶员的疲劳指数。如果发现眼皮打架、呼吸变缓,它不仅会提醒休息,还会自动播放提神音乐,甚至联系预设的紧急联系人。
这些功能的背后,是商汤绝影庞大的数据积累。他们与30多家车企合作,覆盖360多万辆量产车,相当于每天都在吸收真实用户的反馈。就像给AI喂了海量的“实战经验”,让它越来越懂人心。
---
三、车企的“外挂大脑”怎么用?
对于车企来说,“绝影千机”更像一个即插即用的智能插件。传统车企要开发一套智能系统,可能需要几百人的团队折腾两三年。但现在,商汤提供了从底层系统到交互设计的全套方案:
- 成本直降:用AI生成训练数据,把实拍路测场景的需求降低了99%。比如要测试“突然窜出电动车”的危险场景,不用真派车去蹲守拍摄,AI可以直接生成几千种不同天气、车速的虚拟场景。
- 安全升级:系统能模拟暴雨中刹车失灵、雪地打滑等极端情况。工程师在电脑前就能验证各种预案,不用拿真车冒险。
- 个性定制:10万元的经济车型和50万元的豪华车,可以搭载不同配置的AI内核。低配版专注基础安全,高配版则加上健康监测、3D视线交互等炫酷功能。
目前,这套系统已经装在了东风、广汽等品牌的量产车上。比如最新上市的某款SUV,车主发现它的导航不仅会规避拥堵,还会根据实时天气调整路线——下雨天自动避开容易积水的隧道,高温天优先选有树荫的道路。这些细节,正是AI内核在默默发挥作用。
---
四、真正的“汽车革命”才刚刚开始
当很多人还在讨论“电动车能不能跑长途”时,AI带来的变革已经悄然渗透到汽车的“灵魂”。商汤绝影的工程师举了个有趣的例子:“以前的汽车像算盘,现在的AI汽车像智能手机,而未来的汽车会是你的同事、管家甚至家人。”
这不是空想。随着“绝影千机”这类技术的普及,未来的汽车可能会做到:
- 清晨通勤时,自动播放你昨晚没听完的有声书;
- 孩子放学上车时,主动汇报当天课堂表现(经家长授权);
- 甚至在你退休后,变成能陪聊、能紧急呼救的“电子老伴”。
当然,所有炫酷的功能都建立在安全基础上。商汤绝影特别强调,他们的系统已通过最严苛的中汽研认证,特别是在极端场景下的响应速度比人类快5倍。这意味着,当驾驶员还没反应过来时,AI可能已经完成了变道避让。
---
写在最后:一场没有方向盘的进化
回看汽车发展史,从蒸汽机到内燃机,从手动挡到自动泊车,每次突破都在解放人的双手。而这次AI内核的进化,正在解放人的大脑——它让驾驶更安全,让交互更自然,甚至重新定义了“人车关系”。正如商汤绝影CEO王晓刚说的:“我们要做的不是让车变得更聪明,而是让科技温暖得不像科技。”或许某天,当你对着方向盘说“我累了”,汽车真的会回一句:“放心睡吧,有我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