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摩托车回忆杀:这些经典车型,谁才是当年的“街车之王”?
翻看老照片,突然被一张1998年站在摩托车旁的旧照戳中了泪点。那时候,拥有一辆摩托车不仅是代步需求,更是年轻人彰显个性的方式。今天就带大家重温那些年让我们痴迷的经典车型,看看哪款才是你心中的“梦中情车”。
首先要说的必须是本田CB125T,广东人亲切地称它“孖铳”。双排气管的设计在当时堪称前卫,启动时低沉的轰鸣声瞬间就能吸引整条街的目光。记得邻居大哥省吃俭用两年才买到这辆车,每次出门都要把油箱擦得锃亮,后座永远不缺姑娘。不过这款车也有软肋,排气管特别容易生锈,雨天骑完必须立即保养。
铃木GS125则是另一个传奇。这款被称为“铃木王”的座驾,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它独特的发动机声浪——松油门时那种由远及近的嗡鸣,至今还在很多老车友的脑海里回响。有网友分享说,他家的铃木王放了十几年没动,换了块电瓶居然一脚就着,这质量真是没谁了。
说到省油耐用,不得不提天虹本田90。这款车当年可是低调的奢华,搭载全进口发动机,怠速时安静得让人怀疑是否已经熄火。加满8升主油箱再加1升副油箱,能跑将近600公里。有车主开玩笑说,经常忘记上次加油是什么时候,这油耗放到现在依然能打。
雅马哈系列中,SRZ125绝对是颜值担当。流线型车身配上醒目的配色,被称为“撩妹神器”绝非虚名。起步快、噪音小,过弯稳定性好,是当时很多年轻人存钱的目标。而建设-雅马哈CY80则更亲民,三个档位设计简单耐用,特别受女教师青睐。记得中学时的英语老师就常骑着它上下班,粉色的头盔成为校园一景。
重庆80这款弯梁车创造了不少奇迹。有对退休夫妇骑着改装过的重庆80环游中国,摩托车杂志还连载过他们的游记。虽然需要混合机油使用,减震效果也一般,但皮实耐用的特性让它成为很多家庭的第一辆摩托车。
春兰豹作为国产车的骄傲,当年以11500元的价格提供了接近本田王CBT125的体验。广告语“双缸四冲程填补国内空白”至今仍被老车友津津乐道。更难得的是,春兰在1999年就引入了焊接机器人生产线,这在当时相当超前。
最后要说说幸福250,这款两冲程摩托车虽然启动困难、故障率高,却是很多做生意人的首选。宽大的车身和充足的动力,让它成为载货利器。有鱼贩子说,每天驮着两百多斤海鲜跑几十公里,除了费油没啥毛病。
那个年代,每辆摩托车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水瓶座CkG8 说本田王在七八十年代“非常非常很屌”,@飞奔的蜗牛 则吐槽没有油量表经常推车的窘迫。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回忆,正是经典车型的魅力所在。你家的第一辆摩托车是哪款?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