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路上开车或者散步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越是便宜的车,从侧面看过去,车身 “前低后高” 的感觉就越明显。就像我上次在路上看到一辆几万块的小车,那车头低得,感觉都快贴到地面了,车尾却高高翘起,就像一只随时准备跳跃的青蛙,特别滑稽。这到底是为啥呢?今天咱就一起来唠唠。
先从设计角度来说哈。大家都知道,汽车设计得考虑空气动力学,也就是让车在跑起来的时候,空气能更顺畅地流过车身,减少风阻。你看那些跑车,一个个都长得特别低矮、流畅,就是为了减小风阻,跑得更快。对于便宜车来说,虽然没跑车那么高的性能要求,但也得尽量降低风阻,这样能省点油啊。把车头设计得低一些,车尾稍微高一点,能让车身线条更接近理想的流线型,风阻自然就小了。你想啊,风从前面吹过来,顺着低低的车头,平滑地往后走,到车尾再稍微上扬的地方散开,多顺畅。要是车头车尾一样高,风在车身上就容易形成乱流,增加阻力,油耗也跟着上去了。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省点油钱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视觉效果。现在的汽车设计,都讲究个运动感、时尚感,前低后高的设计能让车看起来更有动感,就好像随时要冲出去一样。你看那些豪车,虽然也有前低后高的设计,但因为车身尺寸大、线条复杂,这种感觉没那么明显。而便宜车呢,车身往往比较短小,轴距也短,一旦采用前低后高的设计,从侧面看过去,这个坡度就显得很陡,“前低后高” 的视觉效果就被放大了。比如说一些几万块的微型车,车身长度也就 3 米多,轴距可能才 2 米出头,在这么小的尺寸上搞前低后高,那效果简直不要太明显。但这对于车企来说,是一种花小钱办大事的设计手段,用简单的车身姿态调整,就能让车看起来不那么呆板,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
再说说成本方面的原因。便宜车的价格摆在那儿,车企在各个方面都得精打细算。在底盘悬挂系统上,便宜车通常不会用特别高级、复杂的设计。一般来说,它们的悬挂调校会更偏向于舒适性,也就是弹簧比较软。这样一来,当车空载的时候,车头因为发动机等部件比较重,会被压得更低,车尾则相对较高,“前低后高” 就更突出了。而且,便宜车为了控制成本,在车身结构设计上也不会像豪车那样精细。比如说,豪车可能会通过复杂的车身结构设计,让整车的重量分布更均匀,从而减少车头重车尾轻带来的前低后高现象。但便宜车可没这条件,只能在有限的成本下,尽量通过外观设计来弥补一些不足,前低后高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掩盖底盘悬挂系统和车身结构的一些小缺陷。
另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原因,就是消费者的心理和使用场景。买便宜车的消费者,很多是普通家庭,平时用车可能会经常满载,后排坐满人,后备箱再塞满东西。如果车尾不够高,满载的时候车尾就容易下沉,甚至刮到地面。把车尾设计得高一些,就能在满载的情况下,保证足够的离地间隙,避免刮擦。而且,对于一些不太懂车的消费者来说,看到车前面低后面高,会觉得车很有动感,好像性能很不错的样子。车企也正是抓住了消费者这种心理,在便宜车上更多地采用这种设计。
所以啊,便宜车车身 “前低后高” 更明显,可不是车企随便设计的,背后涉及到空气动力学、视觉效果、成本控制以及消费者心理和使用场景等多方面的因素。下次再看到那些 “前低后高” 特别明显的便宜车,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啦。好啦,今天关于这个话题就聊到这儿,觉得有用的朋友,麻烦动动你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祝大家都能发大财,咱们下次再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