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车潮来了!城市SUV、旅行瓦罐、高端大六座齐聚,8款新品故事
前几天刚洗完车,还没干透,邻居老王就又来找我唠嗑,说他看上了比亚迪的海狮06。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名字听着还挺洋气。结果一查,比亚迪最近这半年,真是像下饺子一样,新车一个接一个——光是今年下半年,就有八台重磅新车型要扎堆上市,各种类型都有。新能源市场热闹得像菜市场早高峰。
先说海狮06吧,这台SUV锁定16-20万区间,主打中型家用。这价位,我琢磨着正好卡在不少家庭换车预算线上。它分纯电和插混两种动力,有点照顾到南北方不同用电习惯的人群。设计语言也变了——前脸分体式头灯很抓眼球,看一眼就记住了,不容易跟别的混淆;半隐藏门把手和悬浮顶,一点都不土气。我那天试坐了一下样车,中控屏确实大,而且无线充电板和冷暖冰箱都安排上了,用起来应该会很顺手。
智能驾驶辅助这块儿,据说全系都会有“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方案,我其实还没太整明白具体啥体验,但想着以后堵在三环路上能自动跟个车,也算省点心力吧。
插混版搭1.5升发动机+电动机,两套磷酸铁锂电池组,对应93公里/130公里纯电续航;纯电车型则有65.28kWh/78.72kWh两种规格,三档续航(520km、606km、550km)。轴距2820mm,不小。我想象了一下,如果后排再宽敞些,全家自驾去趟山里野餐完全够用。
聊完SUV,再转回轿车阵营,新款海豹07DM-i也快来了。这名字一度让我晕菜——什么“海豹”“海狮”,谁是谁?后来才搞清楚,比亚迪把旗下轿跑叫“海豹”,SUV叫“海狮”。07DM-i这一代主要外观升级,比如取消中网、新包围造型,还有激光雷达直接安在顶棚,很科幻。据说会配备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系统,但内饰信息目前还保密。不过尺寸近5米长、2.9米轴距,在空间表现上不用担心太多。
至于动力配置,大概率还是延续现款,只不过造型更时尚些,加一点科技感。有时候买新不如买对,我身边不少朋友选轿跑就是冲颜值去的,这次估计又要纠结一波颜色轮毂怎么选……
讲到这里突然想到,上个月表弟非要带我去看旅行版车型,说他喜欢能装行李还能躺平睡觉的那种。他盯上的就是即将上市的比亚迪海豹06DM旅行版,经销商给出的预扣提车价10.5万-12.5万元,比三厢贵一点,但对于瓦罐控来说已经很亲民啦。这台旅行版轴距2790mm,其实和三厢一样,不过长度加到了4850mm,高度1505mm,所以后备箱空间妥妥地提升了许多,据说最大拓展容积超1500L。而且后排座椅可以放倒成“大床房”,夏夜露营或者偶尔午休,都能实现“小憩自由”。
内部风格依然走家族路线,可以选配冰箱,还有天神之眼C智能驾驶辅助(带高快领航与泊车功能),这些配置搁以前都是豪华品牌专属,现在国产普及速度是真快。同样搭载第五代DM混动技术,有80km/120km两个CLTC纯电续航版本,对于日常通勤足够用了。不少人觉得旅行瓦罐小众,其实需求一直都有,只是价格门槛降下来之后,“平权”感才真正显现出来吧。
再往下一辆,是面向网约出行领域的新款e9。一听这个定位我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出租司机们估计又得盘算盘算成本账。目前e9采用汉DM-i同风格外观,不过只做纯电驱动,而且长度来到4995mm、轴距2920mm,更适合拉活儿或者商务接送。单驱135千瓦功率、电池容量暂未公布,不过参考现款506公里NEDC续航数据来看,也差不到哪儿去。目前24万出头售价,对职业司机来说回本周期还是蛮考验耐性的,每公里油钱省下来才能见效益啊!
话锋跳转到腾势系列。今年最吸引我的其实不是旗舰N9,而是介于N8与N9之间的新腾势N8L。一台大型六座SUV(长5200毫米),主打二胎家庭定位,把价格压在35-40万元区间。据尾标显示,它采用易三方平台,由2.0T发动机+3个驱动电机构成插混系统,总功率680千瓦!匹配46.992kWh的大容量磷酸铁锂动力包,标准版170公里纯电脚程,如果你爱拍vlog,还可以选装灵鸢·无人机系统,那场景脑补一下:周末带娃进山露营,无人机起飞拍全家福,好像电视剧里的生活瞬间落地现实。另外还有云辇A底盘、空悬、大沙发……感觉堆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动作,每次发布会大家都盯着参数表抠细节呢!
顺便提一句智驾方案,据传也是最新版本的天神之眼B级别,并支持易三方泊车等功能。如果你追求极致舒适体验,又想兼顾户外玩乐属性,这类产品线现在越来越丰富,不知道是不是也迎合了一部分用户心理:“我要什么,你们统统给!”
最后还有几位熟面孔不得不提,包括腾势Z(三厢性能跑)、方程豹钛7(超大城市方盒子)、以及王朝网全新大型SUV。这仨虽然之前介绍过但印象挺深刻,比如腾势Z作为品牌首台跑车型号,自研线控转向&底盘技术被不少技术党津津乐道;钛7则以“大”为卖点,是承载式结构偏城市用途,还可能支持激光雷达或华为乾崑ADS等先进智驾模块;而王朝网那辆伪装图曝光的大七座,目前消息有限,但据传6/7座布局已确定,“概念量产化”的节奏让人期待实际落地后的表现如何,会不会真的定价四十万?很多老司机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参照同集团其它大型SUV定价策略,很难直接飙那么高。但无论如何,多一个选择总归不是坏事嘛!
写到这里突然意识到,今年身边聊新能源话题的人越来越多,无论年轻爸妈还是年纪大的叔叔阿姨,都开始关注智能驾驶、电池安全甚至无人机娱乐这些曾经离我们遥远的话题。有时候逛4S店累得口干舌燥,却因为看到某个细节亮点重新燃起兴趣,也是件奇妙的小事。不知道你有没有遇见类似情形?比如为了空间纠结一天,为颜色争执半宿,为预算焦虑半个月,到最后发现自己其实只是想找辆靠谱、省心,又能陪伴日常琐碎生活的小伙伴而已……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