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一个企业的命运转折点,就藏在一念之间。最近,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的一番“自白”引发了行业热议。他公开承认,当年对客户的里程焦虑判断失误,把增程和插电混动技术当成过渡路线,没有及时抓住这波高速发展的机会。说实话,这种直面问题、敢于认错的态度,在中国汽车圈并不多见,也难怪网友们纷纷点赞:“终于有人把大实话摆到台面上了!”
要知道,广汽埃安曾经是纯电领域里的“优等生”。早些年国内新能源市场刚起步时,大部分消费者对纯电车充满期待——环保、科技感十足,还能享受补贴。于是广汽果断all in纯电技术,不惜重金砸研发,短短几年就让埃安成为新势力头部品牌,仅2023年销量就突破48万辆。这成绩放在当时,可谓风光无限。
可市场就是这么现实,说变天就变天。从去年开始,一批主打增程和插混技术的新玩家突然崛起:理想靠着不用充电桩也能跑远途的大空间SUV杀出重围;鸿蒙智行、零跑等品牌更是用灵活多样的动力组合满足了更多人的需求。这下子大家才发现,其实绝大多数用户最关心的是续航和便利性,而不是非得100%纯电不可。
再回头看,那些早期坚定押注纯电路线的大厂们多少有点措手不及。一边是消费者越来越实际,“油箱续航+省钱+不限号”谁不爱?另一边则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节奏,让不少人对买纯电车望而却步。可以说,这场由用户需求倒逼出来的技术切换,让整个行业都经历了一次深刻反思。
冯兴亚这次主动认错,其实也是给所有传统车企敲响警钟:别总想着一条路走到黑,更别高估自己改变世界的能力。在快速变化的新赛道上,真正决定胜负的不只是资金和规模,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足,有没有能力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方向。这一点,无论是哪家企业,都无法回避。
当然,说到底还是要看行动。今年开始,广汽已经宣布将加快推出多款增程与插混车型,下个月昊铂HL增程版即将上市交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只要产品力够硬,加上多年积累下来的研发实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想追赶甚至超越已经抢占先机的新势力,还需要时间证明。
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剧烈洗牌期,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未来格局。而像冯兴亚这样敢于直面问题的人,是这个时代难得的一股清流。他的话背后,是整个行业关于创新与务实、自信与谦逊、速度与稳健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当潮水退去,到底谁会笑到最后?或许没人能给出确定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不断自我修正、紧贴用户需求的人才能活下来。如果你也关注新能源浪潮,不妨留言聊聊,你觉得未来哪种动力模式会赢?
#AI热点大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