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汽车圈里掀起了一股“安全革命”的风潮,而这场革命的导火索,就是被业界称为“严电池安全令”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这项新国标将于2026年7月正式实施,其中引人注目的就是首次将动力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纳入强制标准。这意味着,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将从“续航竞赛”转向“安全竞赛”,竞争格局将迎来重塑。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率先布局
面对新国标的挑战,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等头部电池企业早已做好准备。他们纷纷宣布旗下产品已达到或超过新国标要求,并积极布局推出符合新标准的产品,抢占安全技术高地。
宁德时代 表示,公司是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并早在2020年就量产了搭载无热扩散技术的电池,提前6年满足新国标的要求。
比亚迪 也宣布其电池产品达到新国标要求,并一直注重技术研发,不断提升电池安全性。
欣旺达 作为新国标的核心研究起草和推动单位之一,其安全企标早已执行多年,并拥有完善的安全可靠性管理体系。
安全革命推动行业洗牌
新国标的实施,无疑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速低端产能出清。那些技术储备不足、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新国标的要求,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而注重研发与质量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固态电池和钠电池迎来利好
新国标对动力电池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推动固态电池和钠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的发展。固态电池具有工作温度范围宽、耐热性好、安全性能高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贝特瑞 发布了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半固态和全固态系列产品,在安全性方面实现了大幅提升。
万联证券 指出,新国标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固态电池需求的迫切性,加速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新国标推动行业向“质量优先”转型
过去几年,市场过度追求能量密度和低价竞争,导致部分企业为压价牺牲质量,行业存在安全隐患。新国标对安全性的强化,将有望逆转行业“唯价格论”的恶性竞争,推动市场向“质量优先”转型。
头部企业竞争优势凸显
新国标的实施,将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行业格局向头部集中。头部电池企业在体系化安全设计、产品落地转化速度和品牌信任红利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结语
“严电池安全令”的发布,标志着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安全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真正注重研发与质量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更安全、更可靠的电动汽车,为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