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吗? 一辆没有司机的出租车,一年能狂揽几十万收入,成本还比传统网约车砍掉七成! 这可不是科幻电影——小马智行的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已经在北上广深跑了50万小时,每天接单15次,股价16天暴涨312%,直接把公司市值顶到61亿美元!
2025年刚被圈内定为“无人出租车量产元年”,小马智行CEO彭军就甩出王炸:今年要造1000辆全无人驾驶出租车,每辆车不仅不亏钱,还能躺着数钞票!
成本暴跌的秘诀藏在第七代车型里:激光雷达价格从几万块打到千元档,国产GPU直接把计算单元成本砍掉四分之三。 最绝的是技术团队——他们用三分之一的算力,干出了原来需要三倍性能的活!
现在这些车已经能在北京亦庄自动拐弯,广州南沙区精准避让电动车,甚至开进深圳宝安机场接客。 车里没有安全员,方向盘自己转得比老司机还溜,乘客拍下的视频里,车辆在晚高峰的珠江新城车流里丝滑穿梭,看得人直呼“这是开了上帝视角吧? ”
订单量更让人眼红:80%的客源来自自家APP,剩下两成被滴滴、高德、支付宝抢着分。 按这个节奏,五年内光靠车费就能覆盖所有成本,难怪彭军敢放话:“我们现在每投一辆车,至少不亏钱! ”
政策绿灯也在拼命闪:上海出了新规,无人车出事先由车企垫钱赔;深圳直接给无方向盘车型开测试许可。 保险公司更是连夜开发新险种,就等着吃这块大蛋糕。
但最狠的还得看中东土豪——小马智行和Uber签的合同里,今年下半年就要把无人出租车空降到迪拜街头。 那边40℃高温下,人类司机开着空调都扛不住,全自动车队反而成了香饽饽。
传统车企早就坐不住了:广汽、北汽抢着给小马智行供车壳,丰田直接把生产线改造成Robotaxi专属车间。 这些合作车厂现在最发愁的是产能——谁也没想到,改装后的产线造无人车比造燃油车还快!
安全这事儿他们倒是不虚:三年零事故的记录摆在那儿,后台每天模拟100亿英里路况的“虚拟驾校”,比人类司机一辈子见过的场景都多。 有次测试时突然窜出只野猫,系统能在0.3秒内完成急刹+变道,反应速度比F1车手还快一倍。
成本账算得更明白:以前每辆车得配个安全员盯着,现在远程监控员一人能看三辆车,人力成本从每年十几万暴跌到两三万。 夜里两点这些车还在街头自动充电接单,简直就是24小时印钞机。
现在最魔幻的场景出现在上海嘉定:有乘客打到无人车后发现没方向盘,吓得全程录像发朋友圈;结果第二天同一路段,十个人里有七个专门选“无人驾驶”选项,就为拍短视频蹭流量。
但别以为这就是终局——小马智行手里还捏着王炸:他们的车能自动学习交通流规律,早晚高峰时故意绕开拥堵路段,把乘客往车少的路线上带。 后台数据显示,这些操作让整条路的平均车速提了20%,堵车时长直接腰斩!
难怪资本市场的热钱疯了一样往里冲:这个赛道现在挤满了红杉、高瓴这些顶级机构,连中东主权基金都带着石油美元来敲门。 毕竟谁都清楚,当无人车开始自己赚钱的时候,传统出行行业的丧钟就已经敲响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