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成涨价新动力,两轮电动车真需智能系统吗?

电动车价格明显上涨

我之前以为两轮电动车的价格大概在2000到3000元之间,尤其是常见的踏板车型。女生用的电动车可能还会更便宜一些。但最近陪孩子去车市转了一圈,发现现在主流车型的价格大多在4000元左右,而一些所谓的“互联网品牌”电动车,起步价都到了5000元,甚至上万元的也不少见。

“智能”成涨价新动力,两轮电动车真需智能系统吗?-有驾

电动自行车价格为何上涨

我是个汽车爱好者,对电动车也挺关注。我觉得电动自行车其实没那么值钱,特别是用铅酸电池的那种。

原因很简单:

铅酸电池成本低,不是什么高科技。

车架也不用好钢材,就是普通材料。

外壳基本都是塑料的,不贵。

就算是用锂电池,大多数也是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也不高。

所以按理说,电动自行车不该涨价,尤其现在大家消费更理性了,价格应该保持稳定,甚至还能降点。

但现实却相反,为什么呢?

“智能”成涨价新动力,两轮电动车真需智能系统吗?-有驾

智能电动车功能反思

现在的电动车功能越来越多,比如不用钥匙就能开车,用手机或者NFC卡片就能解锁;车里还有大屏幕,能看视频、导航,还能投屏;还能远程查看车子位置,甚至远程控制空调、车门。有些还能通过网络更新系统,让车子越来越聪明。

但看着这些功能被一个个宣传时,我有点想不通:这些看起来很酷的东西,真的有用吗?

“智能”成涨价新动力,两轮电动车真需智能系统吗?-有驾

实用功能更受青睐

从实际使用来看,这些功能其实用处不大。两轮电动车主要是用来短途通勤,续航一般只有几十公里,根本跑不了远路,所以大屏幕之类的配置也就没什么意义了。车子需要OTA升级吗?其实很简单,轮毂电机加基础电控系统,升级空间有限。智能灯光、语音控制、无钥匙启动这些,对一辆便宜实用的通勤车来说,更像是多余的东西。

电动车的用户大多是中低收入群体,他们更看重的是价格实惠、耐用可靠,而不是那些增加成本的“智能”功能。

“智能”成涨价新动力,两轮电动车真需智能系统吗?-有驾

实用才是硬道理

一种连基本防护都没有的交通工具,再怎么花里胡哨,也没多大意义。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对摩托车的不尊重,但作为同时骑过电动车、摩托车、汽车的人,我觉得还是实用最重要。高端摩托车确实有娱乐性,但电动车大多只是代步工具,谈不上玩乐。

车企应该做的,是让车更实用、更便宜,或者在续航上做得更好,适当提高价格。而不是打着“智能”的名义,把价格抬得太高,让普通人买不起。

“智能”成涨价新动力,两轮电动车真需智能系统吗?-有驾

电摩管理趋严,用户转向燃油车

如果两轮电动车价格继续上涨,同时新国标严格执行,那情况可能会有变化。

大部分不需要高速的用户,可能会选择符合非机动车标准的电动自行车。

但对原本用电动车的人来说,如果以后也要上牌、买保险,甚至要驾驶证,那他们可能更愿意选择燃油摩托车。

因为不管是电动车还是摩托车,都要走这些流程,为什么还要降低标准呢?

燃油摩托车,尤其是小排量的,油耗可以低到2升每百公里,一百公里才不到15块钱,一公里不到0.15元,也就是不到一角五。

虽然比电动车贵一点,但摩托车没有续航焦虑,加油快,也不用换电瓶,综合下来用车成本其实差不多。

所以,电动车再搞那些智能化的噱头,反而可能把用户推向燃油车市场。

大多数人买电动车,主要是因为不用上牌、不用保险、不用驾照,再加上价格便宜。

未来如果电摩也跟燃油车一样管理,那电动车唯一的优势,就是价格更低。

“智能”成涨价新动力,两轮电动车真需智能系统吗?-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