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的“电”与Momenta的“脑”:中国汽车产业的双引擎

宁德时代的“电”与Momenta的“脑”:中国汽车产业的双引擎-有驾

在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结构性转型的关键阶段,电动化与智能化正驱动着产业价值链的深度重构,传统供应链格局正在被系统性重塑。

在动力电池领域,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企业市占率达93%。其中,宁德时代以37.9%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近乎“包圆”TOP车企。

智能驾驶领域同样呈现加速整合态势。Momenta迅速崛起,合作车型突破130款,已覆盖大众、通用、丰田、本田等全球主流品牌。根据佐思汽研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国内城市NOA销量渗透率由2023年底的9.8%增长至16.1%.其中,Momenta方案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1%。

无论是传统汽车强企还是新兴电动车品牌,动力电池的选择正向宁德时代集中,智能驾驶的方案则不断向Momenta倾斜。两者分别从电动化与智能化两个维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链中不可忽视的核心节点。

这种产业集聚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深层次的行业变革逻辑:技术门槛的持续提升使得头部企业的优势不断扩大;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形成正向循环;数据积累的壁垒加速了行业分化。

可以预见,宁德时代和Momenta正共同构成中国汽车产业走向全球的“智电双极”。这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已从规模优势转向技术引领,不仅将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也将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01

宁德时代+Momenta,“智电双极”成为市场首选

强者恒强,这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

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从市场占有率来看,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是绝对的王者,且优势越发显著,已经完成从中国制造到全球标准的蜕变。

根据韩国知名电池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宁德时代已连续8年登顶全球第一,且2024年市场份额环比提升了1.3个百分点。

宁德时代的“电”与Momenta的“脑”:中国汽车产业的双引擎-有驾

数据显示,2024年宁德时代装机量为339.3GWh,是全球唯一一家动力电池装车量突破300GWh的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37.9%,这不仅创造了行业新高度,更构筑起“全球车企绕不开的中国供应链”。

从福建宁德到德国慕尼黑,再到美国底特律的全球布局,印证着“技术无国界,但标准有主场”的硬道理。当特斯拉、奔驰等全球主流车企都搭载宁德电池时,这不仅仅是商业布局,也折射出全球动力电池供应链与技术标准的重心正在向中国企业转移。

无独有偶,Momenta正在智能驾驶领域复刻同样的传奇。

从2022年的1款量产车型起步,到2024年跃升至26款,再到截至2025年4月,Momenta仅用三年时间,便实现累计定点车型已经超过130款,与全球超15家车企、Tier 1建立合作。这种指数级增长不仅体现了技术优势,更展现了Momenta强大的工程化能力和商业拓展实力。

此次上海车展,Momenta更是首次亮相便吸引了全场目光。期间一口气宣布了与通用别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凯迪拉克、上汽大众、上汽奥迪以及智己汽车七大品牌达成进一步战略合作。

从德系三强到美系巨头,从自主品牌到日系豪门,Momenta的合作版图正在形成“全球车企联盟”的雏形。

宁德时代的“电”与Momenta的“脑”:中国汽车产业的双引擎-有驾

当德国车企用中国电池,日本车企装中国智驾,美国市场采中国方案时,一个新时代已经到来:全球汽车产业正从“西方定义”转向“中国主导”。这不是简单的市场更替,而是百年汽车工业史上最深刻的技术权力转移——而宁德时代和Momenta,正是这场变革的“中国旗手”。

02

技术为王,为中国企业提供全球崛起范本

宁德时代和Momenta实现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必选的背后,靠的是硬核技术实力,它们不仅攻克了行业“卡脖子”难题,更以颠覆性创新重新定义产业标准,让“中国方案”成为全球市场的必选项。

宁德时代自不用多说,一句“宁王”足以说明地位。行业人士戏称,中国研究电池的博士,一半在宁德时代。

依靠着强大的人才团队,宁德时代不断攻克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难题,其崛起史,就是一部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史。

当行业还在为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不可能三角”困扰时,宁德时代已经完成了从材料革命(NCM811)到结构革命(CTP技术)的两次跨越,并还在持续升级迭代。

宁德时代的“电”与Momenta的“脑”:中国汽车产业的双引擎-有驾

今年4月,宁德时代首个超级科技日上,更是一口气发布了三款动力电池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可以说实现了从技术到产品全面革新。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强调,“我们不希望被定义为电池的制造者,我们希望把自己称作新能源产业的开拓者。”

让动力电池从能用到好用,宁德时代通过技术,不断树立动力电池行业标杆。

Momenta的全球竞争力则源于其创新的“飞轮大模型”技术路线,这一体系正在重新定义智能驾驶的发展范式。

这一技术架构具有两大核心特征。

首先是类脑设计,模仿人类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将感知、规划融合在统一架构中,实现真正的端到端学习。

其次是数据闭环,通过数十万辆量产车实时采集真实道路数据,构建全球最大的智能驾驶场景库,并利用自动化迭代工具链低成本处理数据、升级系统。

下一步,Momenta还要实现自主进化。

今年下半年,Momenta将推出基于强化学习的一段式端到端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

与此前不同,R6大模型引入强化学习机制,使系统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让智能辅助驾驶在安全、安心的能力上,有机会甚至大幅度超过人。

宁德时代的“电”与Momenta的“脑”:中国汽车产业的双引擎-有驾

在这一技术底座下,Momenta构建了独特的“两条腿”发展战略。

一是智能辅助驾驶,正如上文所言,它已经形成“马太效应”,实现“数据越多-算法越强-客户越多”的正向循环。

二是自动驾驶Robotaxi,这将是Momenta的又一发力重点。2025年下半年,Momenta首批车内无人的Robotaxi会投入运营。

基于智能辅助驾驶业务的积累,Momenta的Robotaxi在量产上可以复用传感器和计算设备,降低单车成本;在技术上,可以依托“无图技术”方案,实现在各国不同城市道路的环境中快速适配,为全球化战略提供关键支撑。

今年5月初,Momenta刚刚官宣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于2026年初在欧洲启动首批Robotaxi商业化落地,便是很好的证明。

当多数企业还在为单一技术突破绞尽脑汁时,宁德时代和Momenta已经建立起“创新引发市场优势,市场反哺技术创新”的增强回路。

03

价值锚点东移,“智电双极”驱动全球产业变革

宁德时代与Momenta的协同崛起,不仅改写了产业竞争规则,更重塑了全球技术创新版图。

曾几何时,博世、大陆等传统巨头构筑的汽车产业壁垒看似不可逾越。而今天,当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已装备全球每三辆电动车中的一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心脏”;当Momenta的智能驾驶算法则通过超100万辆量产车的“数据飞轮”,构建起全球最大的场景数据库,成为定义智能驾驶的“通用语言”。

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确立:全球汽车产业链的价值锚点正在东移。

宁德时代的“电”与Momenta的“脑”:中国汽车产业的双引擎-有驾

这场变革的深层意义远超商业竞争范畴。当中国企业同时在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两大核心领域实现突破,这不仅是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更是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中国首次在重大产业革命中同时掌握核心技术与标准制定权。

正如高通定义了移动通信时代、英特尔主导了PC纪元一样,今天的“智电双极”正在为智能电动时代书写新的技术范式。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却又充满创新。宁德时代通过材料创新和工艺革命,让中国首次在基础工业领域实现“技术定义权”;Momenta则凭借数据驱动的算法进化,开创了智能驾驶的“中国范式”。

未来十年,正如宁德时代希望实现“价值链碳中和”,以先进电池和可再生能源系统,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体系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推动者;Momenta也有三个愿景:挽救百万生命,减少交通事故;解放百分百时间,让出行回归自由;让物流和出行效率翻倍。最终分别成长为能源与人工智能领域翘楚。

他们的发展史也印证了一个真理:真正的产业领袖不仅要制造产品,更要创造未来;不仅要参与竞争,更要定义规则。唯有以技术为根、以生态为翼,才能在全球市场中从“选项”变为“必选”。

这或许正是中国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级巨头的核心密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