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

当风云A9L与星纪元ES在安全实验室里“同室操戈”的画面被全网刷屏时奇瑞的技术人员或许未曾料到这场精心策划的双车对撞实验会意外撕开品牌内耗的伤疤。 指导价14.99万的风云A9L与15.28万的星纪元ES价格重叠度超90%让网友调侃“奇瑞左右手互搏”的评论冲上热搜。 而在千里之外的临海老厂吉利正默默推进《台州宣言》的战略收缩极氪从纽交所退市私有化领克并入极氪科技20%冗余车型被果断砍掉。

收缩与扩张的十字路口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2025年开年的上海车展奇瑞53款新车矩阵挤满展台仅混动车型就规划39款覆盖瑞虎到星纪元全序列。 展台人潮中执行副总李学用高喊“三年推16款新车”时观众席有人嘀咕:“这不就是2009年尹总‘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翻版吗? ”当年奇瑞推出瑞麒、威麟冲击高端失败的故事如今正被复刻在风云与星途的定位冲突上半年销量仅6.2万台的星途撑不起20万高端梦却被14.99万的风云A9L贴身肉搏。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反观吉利展台银河E5和极氪001 FR两款明星车型占据C位。 当杨学良宣布“银河+极氪双核战略”时背后是五大技术中台的支撑:座舱、智驾、架构等研发资源高度集中冗余项目被悉数砍掉。 这种“减法哲学”直接反映在财报上:2025年一季度吉利净利润暴涨220%单车研发成本反降18%。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技术路线的分水岭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在芜湖奇瑞研究院工程师对鲲鹏超能混动C-DM5.0的热效率突破48%津津乐道这项技术让奇瑞2024年新能源销量暴增232%。 走进智能驾驶实验室测试员却坦言:“城区NOA还在路测阶段比友商晚半年。 ”这种硬件强、软件跛脚的状况恰似奇瑞燃油车贡献74.8%营收的尴尬当吉利智驾车辆累计行驶数据突破百亿公里时奇瑞的雄狮智云系统才刚完成供应商整合。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吉利杭州湾研究院呈现另一番景象。 23.5 EFLOPS算力的星睿智算中心昼夜运转训练着“千里浩瀚”智驾系统。 这套分H1-H9五级的技术方案让15万的银河L6与30万的极氪001共享80%智驾模块成本摊薄率提升40%。 软件生态魅族车机系统已迭代至Flyme Auto 2.0Waymo自动驾驶方案开始路测而奇瑞的鸿蒙座舱仍依赖华为全栈交付。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出海地图上的红蓝对垒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在莫斯科郊外的奇瑞4S店销售伊万向中国游客推销瑞虎7:“我们俄罗斯人认这个牌子比现代便宜还带座椅加热! ”2024年奇瑞在俄销量占海外收入三成22.6%的暴跌让仓库堆满滞销车。 这种靠性价比攻占新兴市场的策略遭遇地缘政治的第一记闷棍。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吉利在哥德堡的展厅则摆着不同阵型。 领克01欧洲版标价4万欧元柜台放着“订阅制”方案:月付550欧包含保险服务已吸引8万欧洲用户。 更隐秘的是技术输出雷诺韩国用吉利混动平台造车每卖一台付3%专利费;宝腾X50在马来西亚市占率冲到19.3%车身却贴着“Powered by Geely”标。 当奇瑞在埃及卖10万块瑞虎时吉利正把银河E8卖到沙特皇室车库。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李学用的难题簿

吉利正在变样,奇瑞还有很多空间-有驾

翻开李学用的工作日志4月待办事项写着:“界定风云与星途三电共享边界”“解决智界直播风云发布会引发的客诉”。 这位80后悍将刚统管四大事业部就得面对风云A9L抢食星途客户的困局。 最棘手的是智界上半年销量不足4.5万台却因华为主导研发引发话语权争夺。 尹同跃那句“有分歧听华为的”内部讲话泄露后技术团队士气跌至冰点。

吉利安聪慧的日程表则简单得多。 极氪私有化后供应链成本下降12%;沃尔沃安全团队刚完成极氪009的25%偏置碰撞优化。 当李书福在《台州宣言》里写下“战略协同”时CMA架构的零件通用率已提至71%让领克08成本直降3.8万。

财务报表里的战略密码

2024年奇瑞营收4800亿的捷报下埋着两个危险信号:新能源占比仅22.5%俄罗斯市场缩水拉低海外毛利。 李学用强推风云独立时财务总监递上测算:风云渠道建设需透支Q3利润可能拖累港股IPO估值。

吉利却在做相反运算。 砍掉几何冗余车型省下的9亿研发费被注入银河E5的激光雷达标配;极氪退市节省的年报审计费转化为欧洲充电桩建设资金。 当吉利宣布新能源业务盈利时奇瑞的混动车还在靠燃油车利润输血前者毛利率15.9%后者14.8%的差距就藏在平台化与内耗的转换间。

此刻的芜湖总部尹同跃盯着港交所倒计时牌;杭州湾的李书福则飞往瑞典验收北极星研发中心。 两张迥异的战略蓝图正在展开:一张写着“聚焦”另一张画满“扩张”而市场的判卷笔已落下第一道墨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