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打响对华汽车第一枪!马克龙辩解:我们不是保护主义

最近,关于汽车的话题热度一直很高,特别是围绕着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的反应,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其中,法国的一项新政策尤其引人注目,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表示,他们调整政策并不是要搞保护主义,但很多人看完政策的细节后,都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要弄清楚这背后的来龙去脉,我们得先看看现在中国汽车在世界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法国打响对华汽车第一枪!马克龙辩解:我们不是保护主义-有驾

可能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很直观的例子是在俄罗斯,如今走在莫斯科的街头,你会发现中国品牌的汽车越来越多,像奇瑞、哈弗、吉利这些品牌,其能见度甚至超过了当地人常喝的伏特加。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光是去年一年,奇瑞汽车在俄罗斯就卖出了接近十二万辆,这个数字换算一下,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就有两辆崭新的奇瑞汽车被俄罗斯家庭开走。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去卖几辆车了,而是在一个庞大的海外市场里站稳了脚跟。

法国打响对华汽车第一枪!马克龙辩解:我们不是保护主义-有驾

目光转向其他地方,情况也同样惊人。

在墨西哥,满街跑的出租车里,有将近一半都是奇瑞或者江淮等中国品牌。

当地的出租车司机们对这些车的评价非常实在,他们会一边开着车,一边跟你聊这车的空调劲儿有多足,甚至开玩笑说夏天开空调得穿件毛衣,同时也会夸赞车子结实耐用,性价比高。

这股浪潮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两个国家,在新兴市场,中国汽车的增长势头更加迅猛。

比如在土耳其,中国汽车的进口量暴涨了267%;在吉尔吉斯斯坦,这个增速更是达到了一个夸张的2782%。

法国打响对华汽车第一枪!马克龙辩解:我们不是保护主义-有驾

这些国家正处在汽车消费的升级阶段,人们渴望拥有更好的车,而中国生产的电动车,续航里程实实在在能达到五百公里,智能化配置丰富,价格却可能只有同级别德国车的一半,这种吸引力是巨大的。

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已经不再是过去人们印象中的“价格便宜”了,而是真正的技术实力。

当欧洲的传统汽车巨头们还在为如何提升电池续航、保证电池安全而苦恼时,中国的电池技术已经跑在了前面。

宁德时代推出的麒麟电池,实现了充电十分钟就能跑四百公里的惊人速度,这大大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比亚迪研发的刀片电池,更是以其超高的安全性著称,它通过了被认为是最严苛的针刺测试,甚至在被枪击后都不会起火或爆炸。

法国打响对华汽车第一枪!马克龙辩解:我们不是保护主义-有驾

这些硬核技术,是欧美车企目前都难以企及的。

在去年的慕尼黑车展上,一群德国的汽车工程师和媒体记者围着比亚迪的仰望U8,满脸惊讶地看着它展示“原地掉头”的功能,那种震撼,是技术代差带来的直接冲击,让一向以技术自傲的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都显得有些沉默。

所以,当有人说中国汽车出口的爆发是靠运气,是捡了俄乌冲突导致欧美品牌退出俄罗斯市场、或是全球芯片短缺影响日韩车企产能的漏,这种说法显然是片面的。

机会的确存在,但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是根本抓不住的。

长安汽车在墨西哥投资建厂,只用了三个月就实现了投产,这种“中国速度”让当地合作伙伴感到不可思议。

法国打响对华汽车第一枪!马克龙辩解:我们不是保护主义-有驾

吉利汽车在埃及建立的售后维修服务网点,数量甚至超过了当地的麦当劳餐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年初时预测全年的出口量大约在400万辆,当时很多人觉得这个目标已经相当乐观了,但到了年底盘点,实际出口量竟然达到了惊人的526万辆。

这多出来的一百多万辆,靠的正是这种扎扎实实的产业布局、快速响应的生产能力和无微不至的售后服务。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再回头看法国的举动,就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了。

眼看着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从四年前的6%一路飙升到现在的23%,法国政府坐不住了。

法国打响对华汽车第一枪!马克龙辩解:我们不是保护主义-有驾

但直接宣布加征关税或者限制进口,不仅显得姿态难看,也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原则相悖。

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那就是改革本国的电动汽车购车补贴政策。

这个新政策的核心,是引入了一套所谓的“环境积分”系统。

简单来说,一辆电动汽车要想在法国获得政府补贴,不能只看它在路上开的时候是不是零排放,而是要对它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碳排放评估。

这包括了生产这辆车所使用的钢材、铝材等原材料的碳足迹,制造电池的工厂所使用的电力来源(是清洁能源还是化石能源),整车是在哪里组装的,以及最后通过何种方式从工厂运输到法国消费者手中。

法国打响对华汽车第一枪!马克龙辩解:我们不是保护主义-有驾

所有这些环节的碳排放都会被计算成一个分数,只有分数达标的车型,才有资格享受数千欧元的补贴。

这套规则,可以说就像是为中国制造的汽车“量身定做”的。

一辆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其上游供应链的能源结构可能更依赖火力发电,车辆本身要通过远洋货轮长途跋涉才能运抵欧洲,这两个环节的碳排放分数自然就很高。

相比之下,一辆在法国或欧盟境内,使用核电或风电等清洁能源生产的汽车,运输距离又短,就很容易拿到高分,从而获得补贴。

这样一来,法国政府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产电动车,比如在欧洲市场非常受欢迎的上汽名爵MG4,排除在补贴名单之外。

法国打响对华汽车第一枪!马克龙辩解:我们不是保护主义-有驾

马克龙总统也因此可以底气十足地宣称,这不是贸易保护,而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

然而,这一招真的能挡住中国汽车的脚步吗?

法国媒体自己的一篇报道标题,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为什么中国的电动汽车,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售价依然比我们享受补贴的本土汽车还要低?”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建立起了全球独一无二的全产业链优势。

当欧洲车企还在全球范围内采购电池、电机、电控系统这些核心部件时,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实现了从电池原材料、到电池包、再到整车制造的全面垂直整合。

这种自己掌控核心技术和生产链条的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是任何补贴政策都难以完全抵消的。

法国打响对华汽车第一枪!马克龙辩解:我们不是保护主义-有驾

打个比方,这就像一个餐馆,不仅自己炒菜,连蔬菜都是自己种的,鸡鸭也是自己养的,它的成本自然要比所有食材都靠外面采购的餐馆低得多。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消费者选择一辆车,早已不单单是看价格了。

产品本身的实力才是关键。

一位德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体验比亚迪汉的感受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车的内饰质感,比特斯拉还要高级?”俄罗斯的汽车博主在做了碰撞测试对比后,发现哈弗H6的安全得分是当地老牌汽车拉达的两倍。

当中国的修车师傅发现吉利星越的底盘结构和技术与沃尔沃XC40几乎一样,但价格却便宜了十多万时,这种技术上的“下放”和普及,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豪华品牌的技术成果。

过去我们常说,用我们的市场去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

而现在,情况已经反了过来,我们正在用自己研发的先进技术,去赢得全球的市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