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买车这事儿有点像买白菜?以前压根不可能在你家小区楼下的超市里看见一台轿车的展台,现在谁都恨不得把车停在你家门口卖,“快来看看啊,原价20万的大众SUV,现在只要7万多!”这是什么时代?以前一提大众,都是“跟合资挂钩,质量杠杠的”,现在怎么就变成了“割肉卖”呢?是不是真的物美价廉了,还是其实另有猫腻?我觉得这事儿真的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先说说价格这个事儿,还记得十年前吗?谁家买大众,街坊邻居都竖个大拇指,“哎呦,大众,放心!”现在倒好,价格冲击得你都怀疑这车是不是假的。这一次是“途岳”,以前可是20万级别,今天跌到7万多挂出去卖,咋感觉跟早市一样?你要说这市场内卷厉害,是吧,那市场到底卷得有多狠?电动车起来了,自主品牌上了台面,大众这一下可不仅仅是掀桌子,而是自己把桌腿锯了,咱就不按老理儿玩了。
但话又说回来,车价掉得这么狠,到底好不好?大家图啥?还是图“合资”两个字的背书。毕竟大众在中国经营多年,像“皮实耐用”这样的标签已经深入人心,现在能用这么低的价格买到大众logo,还送一堆配置,普通老百姓当然心动啊。不过咱仔细琢磨一下,价格掉的背后,怎么可能一点都不缩水?厂家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做亏本买卖?
这次,大众途岳推出了个1.5L自吸发动机,还搭配6AT变速箱,动力变成了平民级别,顶多让你从家到单位,上下班小区兜个风没问题。你说你想激情四射,想感受猛兽般的推背感,那估计就不用考虑了。这套动力总成,功率不过110Ps/141N·m,其实连此前途岳的标配都赶不上。售价这么低,其实就是拿配置和品牌打名声,性能就只能凑合凑合。
更让人有点牙疼的是,后悬架都变成了非独立的扭力梁。这玩意好在哪儿?便宜、耐造。坏在哪儿?舒适性和操控性肯定打折。厂家脑子转得快,知道大家可能不是太懂技术参数,但知道价格便宜是关键。所以你看,现在途岳直接和本田XRV、甚至更小一点的国产SUV抢市场。你要是只考虑性价比,不在乎底盘和操控,那确实划算。可是你买的是原来那个大众吗?这一点是不是得揪出来想一想。
有人说,价格这么低就算动力一般,那买个牌子和面子也值。但这就牵扯到你到底想要什么。你要是看重大空间、高性能、豪华质感,那你至少挑高配,别一味冲低价。途岳的中高配开始搞1.5T和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动力直接拉到160Ps,底盘也变回了“后多连杆独立悬架”。你再看用油,喝92号汽油,加油便宜又方便。目前国内油价越来越高,买一辆用不起的车,一年下来奶茶钱都贴进去了。大众途岳追求的这部分省心、省钱,在中高配里还算做到了。
再扒拉说尺寸,换代以后的途岳个头明显缩水,“长度4米35,轴距2米65”,在原来大途岳面前都算“小个子”了。你说一家五口,偶尔带老人去郊游,有点勉强。幸亏全系几乎都带全景天窗,还有前排座椅加热、中控彩屏这些小配置加持,看起来比同价位的车新潮不少。可是空间够不够用,舒适性是不是比老款途岳打折,一开你心里最清楚。咱不能光迷信品牌,也得看看用起来是不是“适合自己”。
里面最值得讨论的是这些年大众的“降维打击”。以往咱总是拿合资和自主、燃油和新能源比输赢,现在局势彻底变了。合资巨头不再端着,跟国产“价格战”拼刺刀,连造车标准都直线下滑。你想想,低配途岳开出去,底盘不如人家吉利、比亚迪,动力也只是个兜底,为啥销量还迅速爬坡?就因为价格太香,品牌号召力还在。人都是钱包说了算,你把家里经济算一遍,发现买一辆七万多的“大众”,再加上可观的“品牌安全感”,日常通勤确实挺合算。
但合算归合算,咱也不能光看表面风光。配置和智能化,途岳也是典型的“大众保守”。仪表、屏幕还是可以看的,但真正的智能体验就是“中高配才有语音控制、远程导航”,最低配没这些功能。L2级驾驶辅助、大屏、中控语音这些科技元素都不是标配,要啥得加钱。就这样,厂家看透了“年轻人喜欢新潮”,实在买低配,也不会亏了太多安全功能。比如全系都带定速巡航和倒车影像,这一点倒还是有“底线”的。
说到底,我觉得途岳降级卖低价这事儿,说是自降身价还不如说是顺应市场规则。原来你能买个二十万的大众,今天七八万买的不一定是同一水平的东西。厂家跟潮流走,不较真原来的标准,配置和性能换成“精打细算”。你要说这车适合谁?其实就是适合那些既要省钱又要点名牌的普通工薪家庭。空间、舒适性、外观、油耗这些都合格,驾驶体验不想折腾,一年两万公里,途岳妥妥没问题。
可是你要是追求技术,想用车爽、用车稳、用车面子全都要,那得忍一忍别指望七万块能解决。你看,国内新能源、国产自主品牌往上冲,价格透明得像玻璃一样;合资也不再端着,跟大家拼价格,拼品牌力。即便途岳再降能有1万+的销量,可你往前看看,这里面的竞争逻辑跟几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买大众就只剩“我还要合资情怀吗”?还是说“我认国产更能打”?这件事已经不光是挑一台车这么简单,而是整个市场的消费观念的大洗牌。
如果有人问我:“你推荐买途岳吗?”我说,你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你买一台车,总得知道买什么配置、舍什么功能——你愿意用七八万只要个日常通勤,少点动力和空间,那很合适。如果你不愿意在底盘、驾驶质感上向便宜妥协,那还得多花钱选更高一级的车型,或者干脆看看国产和新能源的小SUV,功能多了去,性价比也偷偷上了天。
汽车行业风云变幻,咱也不是白话一句就能说清,毕竟大众掀桌子以后,合资和自主品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厂家的算盘很精,消费者的“精打细算”也越来越会挑刺。最后落点还是那个老问题,谁能在价格、品质和期望之间找平衡,谁就能卖得掉。途岳今天就是价格绑品牌,满足了最广泛的用户群体——但是你愿意只为“大众”俩字背书吗?或者,你愿意为自己更高的用车诉求多花点钱吗?遇到掀桌子这样的事儿,咱每个人其实都该掂量掂量:到底买车图什么?答案,也许只有你自己真正用起来才明白。
开了这么多,大众途岳的热销不是偶然,但细品落下的“妥协”和“算计”,每一个买车的人都需要认真想清楚。你要是觉得低价合适,那就大胆冲;你要是追求全面,那还是得加油跟市场谨慎地选。车的故事远比你想象的复杂,大众之所以敢掀桌子,是因为它够稳,也够胆。可是买车这事儿,真的还是那句话,自己才是最终决策者。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